腹式子宫改良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1

腹式子宫改良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杨玉秋

腹式子宫改良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杨玉秋(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医院黑龙江方正150822)

【中图分类号】R713.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065-01

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多种妇科良性疾病的重要方式,它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近年发现全切术后并发症较多,为此,我院选择了一种新术式--腹式子宫改良切除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将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腹式子宫改良切除术40例,腹式子宫全切除术40例,腹式子宫次全切除40例,年龄均在35~45岁之间,三组的年龄、病种及盆腔情况基本相同。

1.2手术器械环形锥状切宫颈达子宫颈外口的器械为手术用高频电刀。

1.3方法

手术要点①术前常规阴道擦洗涂龙胆紫;②麻醉选择腰麻及硬膜外麻醉;③手术经过;1)常规开腹;2)切断缝扎圆韧带;3)切断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4)推下膀胱;5)打开阔韧带前后叶分离间叶组织;6)切断缝扎子宫血管;7)用高频手术电刀环形锥状切宫颈达子宫颈外口处,直至见到龙胆紫颜色;电切出血少,有止血效果;8)宫颈断端用1个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再连续缝合加强一次;9)常规关腹。

1.4监测项目手术时间、环形锥切宫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

1.5术后随访术后1~6个月对每例详细询问性生活,有否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情况,常规行妇科检查,记录外阴、阴道、残留宫颈及盆腔情况。

2结果

2.1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电刀环维切组与全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电刀环锥切组与次全切除组比较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出血量电刀环锥切组与全切组比较差异显著,电刀环锥切组与次全切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病率电刀环锥切组、次全切除组与全切组差异显著。见表一。

2.2电刀环形锥切宫颈时间最长5分钟,最短2分钟。

2.3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膀胱功能及性功能的情况,见表二。

3讨论

关于子宫切除是否切除宫颈的问题多年已有过争议,目前为

防止宫颈残端癌的发生多数学者主张子宫全切除术,但目前子宫肌瘤、腺肌瘤趋于年轻化,子宫全切除术临床观察并发症多,影响生活质量。本术过程与子宫次全切除基本相同,只是多切除部分宫颈组织及全部宫颈管内膜,宫颈癌好发部位宫颈外口鳞一柱粘膜交界处,此术式避免了宫颈癌的发生,此术式未切断主韧带及骶韧带,保持盆底支撑作用,避免了阴道壁脱垂及肠管疝入阴道内。此术式保留了大部宫颈组织,保持了阴道原有形态。宫颈具有分泌功能,宫颈存在,阴道滑润不干涩,性生活感觉正常。此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与子宫次全切除术无明显差异,但较全切除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阴道干涩、性功能下降方面明显差异,此术式明显优于子宫全切除术。

由于仅切除部分宫颈组织及全部宫颈管内膜,下推膀胱较浅,不易损伤膀胱,输尿管和肠管,很少发生泌尿系统症状。

在性高潮方面与正常性高潮有关的器官,除卵巢外,主要是阴道、宫颈及穹窿,本术式无阴道缩短,保留了宫颈外形及宫颈的分泌功能,对性生活影响小。

附表

表一三组患者术时、术后、术后病率情况

表二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膀胱功能及性功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