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是预防早产的前题和关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健康教育是预防早产的前题和关键

周志红

周志红

(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咸宁437600)【摘要】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键。如何防止早产儿的发生及提高早产的诊断治疗水平,是妇产科医务人员必须重视的课题,笔者从事妇产科二十余年,实践证明,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是防治早产的前题和关键。

【关键词】预防早产;健康教育;体会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76-01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者称为早产,此期间分娩的新生儿称早产儿。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键。目前认为,早产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早产儿先天不足,个子较小,体重较轻,有些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发生畸形。2010年,医院鉴别的前5位出生缺陷的种类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先天性脑脊水和神经管缺陷,共占全部缺陷的49.1%[1]。因此,防止早产的发生及提高早产的诊断治疗水平,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健康教育对预防早产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和治疗的依从性,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2]。有些孕妇怀孕后稍有不适就会担心对孩子的影响,情绪容易激动,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儿茶砏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容易引起早产。因此,要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孕妇接受孕期的保健知识,使孕妇在认知,情绪和态度等方面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及和谐[3]。

2健康教育的重点是突出怎样预防早产

健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使孕妇的认知,信念,态度和生活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我们在进行孕妇健康教育过程中,突出了如何预防早产的重点。要告诉孕妇,(1)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2)戒除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避免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3)孕期不要长途旅行,避免路途颠簸劳累诱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4)注意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下蹲,在拥挤的闹市区,注意保护好腹部,更应避免在下台阶时跌倒。若跌倒撞到腹部,有可能引起胎盘早剥而导致早产,一旦跌倒,应及时去看妇产科医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3健康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

健康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因此,对这类年龄组要加倍关心,要告知家属尽量改善生活环境,增加营养,减少体力劳动。有些孕妇从事的工作长期站立或劳累过度,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要提醒孕妇及家属注意居住环境的污染,以及不良饮食习惯,不洁食物,长期的噪音刺激也会增加早产的危险,要告诉孕妇及家属采取预防措施。除了注意劳累外,要尽量减少或禁止性生活。建议有早产先兆的孕妇注意卧床休息,但不主张长期卧床,长期卧床可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适当的场地适当的活动是必需的。

4健康教育要有如何合理补足营养的内容

有些年轻孕妇,怀孕后不敢吃,不敢喝,怕妊娠反应,怕营养过盛,胎儿太大不易分娩。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学会控制情绪反应的模式,改变脑的功能,效果不亚于药物治疗[4]。因此,我们要向孕妇讲清楚:女性怀孕后,要负担母体和胎儿的营养要求,所以孕妇要加强营养意识,饮食要保证热量,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如果偏食、厌食,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营养不良与早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因果关系。同时,对患有贫血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会增高,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铁和蛋白质类的营养物质。

5健康教育要帮助孕妇懂得什么是早产的征兆

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分娩1719例,其中早产75例。在早产75例中,有30%的孕妇并不认识早产的征兆。早产征兆是指孕妇未满孕周出现阴道见红,并伴有规律的宫缩,腰背酸痛,或胎膜早破等征兆。如有上述征兆,应尽早去医院妇产科检查,住院观察及治疗,尽力设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参考文献

[1]甘贝贝.妇幼健康十年盘点[N].健康报,2011.9.22

[2]张香.健康教育改善高血压患者情绪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68-2769

[3]刘纯艳主编.社区护理学[M]第1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

[4]杨明明.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59-160作者简介周志红,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