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论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原因

侯学花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自由主义思想作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传入近代中国,虽得到一定发展,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为究其原因,本文主要从近代中国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近代中国缺乏自由主义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近代中国广大民众文化素质较低以及思想保守、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自身存在缺陷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近代中国、失败原因

一、引言

“自由”具有诸多意义,不同的思想家能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解释。黑格尔认为“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指法律保障一种权利,它确保人们法律范围之内可以做任何事情。自由主义相较于自由,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17-18世纪,自由主义在欧美地区兴起,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它主张国家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维护人们的个性自由与发展。

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十九世纪初,主要是西方传教士通过报纸等进行简单宣传,但效果颇微。真正的传播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严复与梁启超将其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工具,向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系统的宣传。到了五四时代,在这个追求自由与理性的时代,自由主义在中国发展兴盛,出现了胡适等自由主义者。但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自由主义在中国虽有发展,但也逐渐走向失败。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自自由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就一直在学习并宣传自由主义,但它却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二、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原因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之所以不能胜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做深入分析。

1、近代中国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时间,深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该时期的中国,君主掌握一切大权,完全没有民主、自由可言。尽管近代的自由主义者试图学习西方,并希望说服封建统治者接受他们的政治主张,实现中国的民主与自由,但统治阶级并不愿放弃他们的统治地位,最终这些主张在统治集团的高压之下失败。直到1912年溥仪退位,中国才结束了君主专制的历史。历史的印记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磨灭,何况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时长久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得人们脑海中的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奴性十足。大多数的人对于自由、民主这些词语完全没有概念,更不知所为何物,对于个人自由与权力也没有追求,这就使得自由主义很难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严重制约了自由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2、近代中国缺乏自由主义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政治与文化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作为坚实基础。而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显然,近代中国并不具备这个必要条件。近代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其他各种经济组织也带有封建主义残余,而且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也极为缓慢。因此,在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其力量很是薄弱。在这种基础之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也就很难在整个社会中获得普遍认同。

同时,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际上遭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迫害,国内政局动荡,战祸不断,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民族危亡时刻,中国百姓大多数关心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国家政治问题。同时,大多数的自由主义者往往追求个人主义,而忽视群众力量,未与广大民众保持密切联系,以致其失去了广大的社会基础。

3、近代中国广大民众文化素质较低且思想保守

由于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人们若想充分理解其丰富涵义并形成自由主义价值观念,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然而在近代中国广大民众之中,很大一部分人属于文盲,他们不具备识文断字的能力,文化素质较低,也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识。他们尚不能看懂、听懂自由主义,又怎会理解并且认同呢。大量低素质民众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自由主义在中国近代的传播与发展。同时,由于受到封建传统文化的长期束缚,当时人们的思想趋于保守,他们习惯了纲常伦理、等级观念,习惯了服从,喜欢按照常理规矩生活,不愿接受一些新的观念和事物,对自由、权利没有概念,也没有追求。这种保守思想与自由主义的原则是向违背的。

4、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自身存在缺陷

由于自由主义并不是在中国产生,而是在近代由西方传入,因此近代中国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尽管自由主义者中有严复、梁启超、胡适等大师,也使其很难像在西方一样形成严密的自由主义体系。

同时,当时大多时候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具有精英情结,他们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宣传仅仅存在于知识分子中间,或者是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看不到广大民众的社会作用,与民众的关系处于疏离状态,从而也忽视了群众力量。再加上他们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缺乏创新意识,未能将自由主义思想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出适合在中国生存与发展的理论,这也就使得中国民众很难接受这外来思想,不能真正的认同这一思想。

结语:

虽然自由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未能结出果实,但它对于近代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在一定意义上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它提出的自由、民主、法制等原则,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时至今日,我们应充分地批判吸收自由主义中合理的部分,结合当今中国实际,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雨佳.论自由主义在近现代中国失败的原因[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375-376.

[2]汪秀枝.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失败的民族心理原因[J].河南社会科学,2003,(06):131-133.

[3]刘星.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原因探析[J].学理论,2011,(20):23-24.

[4]张育仁,张夷弛.论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的历史困境及反省的重要意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34-40.

[5]杨春时.中国自由主义失败的历史经验[J].粤海风,2001,(06):8-12.

[6]丁苗苗.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及其失败原因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09-112.

[7]尹文.近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流衍[J].消费导刊,2007,(13):202.

作者简介:侯学花(1993.12—),女,山东省日照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