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养护刘德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养护刘德胜

刘德胜

(国网隰县供电公司山西临汾041300)

摘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厂生产效率,是影响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电气设备运行环境较为特殊,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要想提高电器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需要随时掌握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隐患,对存在问题进行检测处理,做好设备养护工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养护。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养护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被不断的研发出来,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也由简单的机械连接转变为电气工程、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综合性管理工作。其中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对安全生产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促进经济价值的实现。现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管理落后、定额标准不统一、数据分析程度低等,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完善安全运行管理体制、加强电气设备细节管理、避免出现触电事故、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和校验、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与预防性试验等方面,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养护提出了几点思考。

1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不足分析

电厂生产规模的加大,对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由专门部门来负责各项管理工作。但是电气系统越发复杂,投入的电气设备数量与种类更多,仅仅是利用以往措施并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1信息管理落后。现在大部分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与自动化,信息数据是影响管理工作效率的王要因素但是从现状来看,很多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层的建设而存在相对严重的信息落后问题,不能及时收集设备运行信息,且信息处理方式落后,存在相同数据不统一或者信息来源不准确等问题,收集到的信息实际利用性低。

1.2定额标准不统一。定额标准统一是维持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电厂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各项基础性数据不完整。

1.3数据分析程度低。通过建立监控系统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管理方法此种方法在应用时需要收集并分析各项信息但是因系统建设不完善,存在数据汇总、统计缓慢,分析结果可靠性差,并不能对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利的依据,影像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2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2.1完善安全运行管理体制

电厂内部需要提高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明确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传统管理理念进行更新,确保能够适应实际生产活动的需求。结合生产现状建立完善管理体制,符合电气自动化运行要求,实现对设备运行的有效管理,将其维持在安全运行状态管理体制的制定,需要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对原有安全管理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确保整个电气系统均能正常运行另外,还应针对技术管理建立相应制度,组建专业管理平台,对常见运行故障进行综合分析,提前制定预防方案,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影响范围。为使得各项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还应实施设备信息登录制度,对一个阶段内设备运行信息进行分析,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2加强电气设备细节管理

电厂电气系统内设备数量众多,且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并不能完全采用同一种方式进行运行管理,必须要结合各类设备运行特点,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整个工作实施的灵活性。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复杂性高,往往各细节决定了设备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在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等各环节均需要做好管理。对人员、设备与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即采购、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选择要合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掌握电厂生产需求,保证设备从采购到投运阶段均满足实际要求。同时,在确定采购某设备时,就应建立对应的信息数据库,做好各个关键环节信息的反馈,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另外,还应对设备做好分级考评,有重点的进行跟踪,确定出运行状态不良的设备,将其作为重点管理对象,提高整个电气系统运行效率。

2.3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严禁无电工证人员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严禁无经验电工和未在工作地段两段挂接地线的情祝下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作业。同时,验电和接地均需使用合格工具。严禁约定时间停、送电,配电线路停电必须使用“停电区域图”。严禁无人监护,单人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施工前必须遵守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的规定。严禁不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可不用操作票的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本)。严禁未经核对盲目操作(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开关刀闸位置、操作模拟图)。严禁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2.4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国家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相当严格。第一,我们应该制定电气设备安全责任制。包括: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和制度,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设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等。同时,要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做到电气设备操作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强化其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和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修理规程,造成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责任者,由企业根据情祝给予处理,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结构原理、工艺指标以及可能发生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避免发生误操作。

2.5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校验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卫士,它可以排除或缩小故障的范围,保护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保护整定计算要正确,定值要合理,不能因鉴定不当造成保护枢动误动或越级跳闸。继电保护装置调整校验动作要可靠,灵敏度要高,运行要正确,动作率必须达百分之百。凡经整定的继电保护装置要加以错封,不准随意乱动、乱调。由配电值班人员或维护电工进行定时巡回检查,在运行日志上,要详细记录保护装置动作的次数和原因、信号反映影响范围。运行中出现误动或越级跳闸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车间汇报,车间应组织卞管人员到现场检查整定值及保护装置,必要时重新调整,先做传动试验,找不出原因再做继电器的解体检查直至解决问题。

2.6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与预防性试验

电气设备故障很多,对其检修的过程也很复杂,因此检修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当故障发生后,按照先动口再动手、先外部再内部、先机械再电气、先静态后试验的顺序由简入繁的进行检修。尤其是故障初发生时,不要立刻维修,而是应该询问当值人员故障的情况,查阅电气设备的电路图等资料,掌握一定的知识后再进行维修。设备的机械隐患应该首先排除,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触头脱落或接触不良,唐璜脱落或断裂,电气开关的动作机构受阻失灵以及一些液压故障等。进行电气线路的检查时,应首先在未通电的情况下通过继电器、保险丝等部件对故障进行诊断,然后对设备的接线点、按钮处清理,在不破坏设备,不添加新故障的条件下进行通电试验,以确定故障范围,通电试验时可以采用瞬时停电、拆除支路或者分离环路供电的方式隔离故障区。检修进线柜下桩母排的设备时,除必须停止该段母排供电,还必须悬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志牌等等。

参考文献:

[1]纪丰远.电气设备防潮五招[J].劳动保护.2010(09)

[2]莫涛.浅析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7(21)

[3]谢科.一次电气设备高压实验的思考[J].建筑知识.2016(14)

[4]吕应新.新时期电气设备维护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18)

[5]雷杰.试论工厂电气设备维护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