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防治心得

/ 2

乙肝的防治心得

于环宇1刘颖2

于环宇1刘颖2(1吉林省东丰县县医院136300;2吉林省双辽市辽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6400)

【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0-0295-0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相关数据统计,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3亿人,且仍显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增肝病人数约200多万人。每年因肝炎转为肝硬化和肝癌而死亡的人数约30多万人。就乙肝防治方面,笔者浅谈自己的治疗心得。

肝脏承担着人体的许多重要功能。肝炎多数是由病毒引发的,传染性不但对家人及朋友构成威胁,同时对病人身心也有很大影响,周围人群歧视容易引起自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疾病不能及时有效治疗,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许多症状不明显或者年轻的肝病患者,认为肝功能正常就忽视治疗,这是对肝病认识的一种误区,是非常危险的。据相统计,当前我国约有60%的肝炎病人因为忽视了自身病情,没有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在免疫清除期这一抗病毒治疗是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治疗时期,也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增加,从而进入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死亡三步曲。肝癌是威胁众多肝炎病人的最危险结果,约85%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病史。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而言,经过科学规范化的治疗后,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可以有效阻止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远离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

1、乙肝发病机理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卫生条件比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础。本病遍及全球,乙肝表面抗原(澳抗)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3个月(6周至6月)发病。

2、乙肝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少数病例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癌;少数病例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大片坏死,成为重症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由于人群对乙型肝炎普遍易,所以本病遍及全球。该病无一定的流行周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3、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3.1乙肝病毒主要是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3.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3.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一个注射器对几个免疫对象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透患者常是乙肝传播的对象。

3.4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乱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传染性伙伴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3.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肝传播起一定作用。

3.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感染。

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长,主要与有无流行、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和防治措施等有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乙肝亚型的地理分布亦有不同。我是是肝炎高发区,我国人口中约半数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正在感染中。孕妇中起码有十分之一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其新生儿在2年内60%以上可被感染乙型肝炎。一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6月龄时其表面抗原阳性率约为40%左右;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则6月龄时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几达90%以上。

4、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曲线相一致。4-10岁是发病的第一高峰;20-40岁是发病的第二高峰;40岁以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男多于女。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男性18.8%,女性15.6%;而乙肝显性现患率男性却比女性多1倍。临床上急性乙肝的治愈率女比男高,乙肝表面抗体转阳亦是女高于男,而慢性乙肝和肝癌的现患率则又是男多于女,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类固醇性激素和自体免疫等因素有关。

乙肝与职业的关系,据国内统计发现,中小学生发病率较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比例相近;城镇分散居民的发病率最低。国外在同性恋者和性乱交者中乙肝发病率离高,吸毒和药瘾者中亦比常人高。还有血透单位和口腔科工作人员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和乙肝发病率亦比普通人群高数倍。妓女、暗娼、犯人中乙肝病毒标志的阳性率在我国亦可达85%以上。

5、乙肝治疗

5.1抗病毒是肝病治疗的关键

众所周知,抗病毒治疗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对于患者来说,选择一种对自身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应用抗肝炎病毒生物制剂定向作用于肝细胞内的病毒,改善肝内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内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抗病毒能力;双向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激活肝内活性因子;重建机体免疫应答,抑制病毒生长,杀灭肝炎病毒。

5.2肝炎病人提高自身免疫力

免疫系统能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并能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它与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绪直接影响着免疫功能的发挥。特别是肝炎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尤为重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仅需要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肝炎患者要注重加强锻炼,饮食上注意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适量的脂肪与无机盐,微量元素。掌握科学的饮食知识,针对性地进行食补,以达到配合治疗的效果。如新鲜蔬菜水果如新鲜蔬菜水果、香菇、木耳豆腐、牛奶、鸡蛋、泥鳅、鱼等食物。忌烟酒、咖啡、牛肉、羊肉等,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

5.3阻断母婴传播

在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中约有40%的人可将病毒直接传染给新生儿。目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阻断这种传播,对孕妇进行乙肝感染标志筛查,表面抗原阳性及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和其所生婴儿均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母亲使用方法: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200-400IU。婴儿使用方法: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200IU,并可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出生两周后再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200IU。

总之,我们只要做到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就能有效的预防乙肝的传播。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