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探讨

周思维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1例,该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2例,该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将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还能缩短手术的时间,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手术时间

前言

前置胎盘是产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对母婴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前置胎盘的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子宫下段出血,一旦产后发生出血,则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患者的子宫被切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2]。有研究表明,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3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作为此次探讨的对象,并分析了该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3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中共有患者31例;平均年龄为29.46±1.24岁;平均妊娠时间为254.34±12.46d;平均人流次数为1.65±0.23次。研究组中共有患者32例;平均年龄为29.12±1.35岁;平均妊娠时间为253.26±12.65d;平均人流次数为1.37±0.14次。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子宫动脉结扎术、髂内动脉结扎术、子宫切除术等。研究组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为了促使宫腔出血减少,临床上主要对子宫静脉、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促使子宫下段与宫颈管充分地暴露。在子宫切口下的20mm宫旁处,促使子宫静脉暴露,并采用1号线实施八字缝扎,缝扎时需对子宫的静脉、动脉进行结扎。在结扎结束后,对子宫体进行适当的上提,对膀胱进行下推,并促使子宫切口充分地暴露,同时利用卵圆钳对宫颈管进行试探,促使宫颈内口进行扩张,以手术医师的手指当作引导,于子宫下段切口下的30mm处,以4个方向作为中心点,使用1号线向上进行大八字缝合。缝合的针数为4针,确保其能完整地对宫颈结扎一圈。此外,还应对出血位置实施止血带处理,确保出针、进针的间距在20mm以上,缝合后保证宫口能接纳1指,并对子宫内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的现象,若未发生该症状,则需进行常规缝合,逐层关闭腹腔。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其中,术中出血量采用称质量法及容积法进行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格式表示,并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值X2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值小于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如表1。

3.讨论

有调查显示,子宫下段的收缩力较差,且组织较薄弱,一旦发生血窦开放的情况,会导致关闭的难度增大[3]。若患者在妊娠期间发生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疾病,即使不存在粘连、胎盘植入等现象,也会导致出血量加大,严重时需切除子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方法主要有宫颈提拉式缝合术、髂内动脉结扎术、腹主动脉球囊植入阻断术等,但上述方法对手术技巧、手术设备、手术材料的要求较高[4],在临床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能促使子宫血液的流动总量减少,而由于血液流动量减少,能对子宫下段的血液供应进行阻断,以进行有效地止血[5]。此外,该手术还能对宫颈肌的不敏感、宫颈肌层的薄弱、子宫下段进行有效地弥补。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60.37±241.23ml、2.85±1.13U、98.64±10.25min,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02.34±285.31ml、0.64±1.24U、64.31±10.34min,组间数据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8);说明了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将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还能缩短手术的时间,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美好,叶萍,张璠.子宫下段环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9):16-118.

[2]杨慧霞,余琳,时春艳,等.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效果[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18(07):497-501.

[3]刘海意,林星光,乌剑利,等.子宫下段多方位螺旋式缝合成形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0):754-758.

[4]韦桂红.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139-140.

[5]张艳芹.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32例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