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物理化学课程体系提高物理化学授课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把握物理化学课程体系提高物理化学授课水平

刘廷岳

刘廷岳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29

摘要本文从物理化学教材、授课的主线谈起,阐述了讲授物理化学的技巧和方法;论述了新形势下授课的基本规则和要领;阐明了构建多级授课平台和提高授课艺术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对物理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物理化学内涵平台水平

物理化学就其根本是自然规律在化学上的应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又一体现。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联系入手,运用物理学原理来探求化学运动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其重要性不容置疑,从这一点上讲,不但化学、材料、地质、石油、农林、煤炭、化工、石化等专业的学生和科研人员学习,就是此外的其他领域也应关注和了解。

在物理化学的教学理念上,要提倡学习物理化学,享受物理化学;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讲课思路上,要贯穿一个纲,一条线,这也是一本书,一门课的精髓。抓住这个纲,其余目就能张。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

一、授课要抓住一个纲

物理化学的难点之一是热力学,老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均感到困难。老师苦于没有恰当的例子,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之公式繁多,条件繁琐,使学生无从下手和难于学习。实际上,热力学的主线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而物理化学就是用它来解决化学问题的。第一定律贯穿于物理化学的始终,是一个纲。而溶液、相平衡、电化学和表面化学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因此,授课时要抓住这个纲,要以纲带目。在讲热力学基本公式时,只强调第一个公式是基本公式,而其它的均为导出公式,这样学生才好把握。但时至今日,尽管有多版、多种物理化学教材,可还都写成四个热力学基本公式,作者认为这有待商榷和修正。

在准确把握物理化学课程的主线后,我们要构建好适宜该课程框架的各个教学单元。构建的单元要完整、充实、丰富和新颖。每个单元既要和物理化学整体内容一致,又要有其独立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各个单元模块和把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二、深化知识内涵

物理化学有好多定义和公式可以将其寓意丰富和延伸,并与自然现象结合。这样就可大大地拓展物理化学的内涵和增加其生动性。

例如,我们知道△A=△(U—TS),△G=△(H—TS),这是在不同情况下的体系内能和焓与TS的差值,也叫自由能。二者表明三种含义:1.体系所处条件不同,其表示体系总能量的U或H是不同的,但维持体系所需要的能量TS是相同,因此体系贡献的自由能的大小也是不同的。2.由于它们是在可逆时等于最大功,这表明体系与环境相对差别越小,体系所做的贡献越大。3.由于能量TS是维持体系赖以存在的,所以其值越大,体系的贡献越小。而在一定温度下,其值又与熵有关,即体系的熵越大,其对外做功越小。由此引深,一个单位的工作环境越好,越和谐,这个单位发挥的效力越大,所做的贡献也越大。通过这样讲解,使学生感到有趣和生动,也使学生记得扎实。使之,教学内容和教书育人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三、教育方式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随着大学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我们也必须调整和转变自己。

第一要转变的是教育理念,要由精英教育,变成素质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重视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树立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新观念。第二要转变的是由以教师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被学习,变成学生主动自发有趣的学习。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第三要转变的是考核方式。用物化的行话就是从始态出发,沿着学生的学习途径到达终态进行全面的考核,给学生公平、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价。这就要求对学生平时成绩、自学成绩、探索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考评。由此,要把由过去的一张期末试卷定成绩转变成其综合成绩由平时、论文和笔试成绩三方面来构成。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树起了学习的恒心,使学生注重了学习的全过程,也全面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

四、提高授课的水平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指出:“应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根据这个精神,在讲授物理化学课程时要将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贯穿始终。在交待知识点之前,要结合实际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思路,由问题切入知识点,引出知识点,进而用该知识点解决所提的问题和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例如,在讲授化学势时,就要先提出水势、电势等概念,由此切入化学势,并进而由化学势引出不同情况下的新的判据,由此阐明知识的扩展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学的生动和记得牢固。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规律,采取波浪式的教学方法,用语言的魅力和穿透力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构建多种授课平台

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教”为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传媒技术强有力地支持了我们构建的各种授课平台。因此,我们要积极搭建多媒体平台、网络平台、课堂平台和作业平台,扩大和展示物理化学的魅力和吸引力,在课程常教常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理论联系实际和把握前沿知识的前提下,利用这些平台充分和学生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解惑释难,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使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把学生从被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追求知识的主人,享受知识的主人和创新知识的主人。

总之,物理化学教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有许多要完善和与时俱进的地方。希望经过物理化学广大同仁的不懈努力,能尽快揭去物理化学的神秘面纱,使之走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近距离接触,让它尽快从束之高阁回归故里,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树永,宋其圣.兴趣培养是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前提[J].大学化学,2005,20(4):14-19.

【3】赵彦春,田建袅.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0,38(8):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