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研究

/ 2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研究

王俊峰王会轩牛合平万明军郭小明李厚成

王俊峰王会轩牛合平万明军郭小明李厚成汤泉泉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枣阳4412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两项临床检查和MRI检查,最后再给予关节镜手术检查;根据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来对MRI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54例,正常26例。MRI检查共诊断出前交叉韧带损伤53例,正常27例;临床检查共诊断出前交叉韧带损伤33例,正常47例。根据关节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为:真阳性数50例,真阴性数23例,假阳性数3例,假阴性数4例,诊断准确率为91.25%;临床检查的诊断结果为:真阳性数29例,真阴性数25例,假阳性数4例,假阴性数22例,诊断准确率为67.5%;MRI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临床诊断准确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早期临床诊断时,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临床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14-02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存在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继发损伤以及膝关节疼痛等,所以在患者受伤后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是因为患者在受伤后早期膝关节肌肉痉挛、疼痛和肿胀等因素,导致临床诊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本研究分析比较了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临床诊断,有望让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80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29.1±8.4)岁;右膝损伤53例,左膝损伤27例;交通伤26例,运动损伤33例,摔伤和滑倒扭伤21例。患者在伤后8小时内都出现了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肿胀的情况。全部患者均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两项临床检查和MRI检查,最后再给予关节镜手术检查。

①Lachman试验:患者的患膝要弯曲呈15°,医生一手将股骨下端抓住,让其固定不动,另外一只手则将胫骨上端抓住并往前提拉,对患肢和健侧胫骨前移进行对比

②前抽屉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弯曲呈90°,屈髋45°,足呈中立位并平放在床上,将患者双足进行固定,医生两手握住患者的小腿上端并向前牵拉。

③MRI诊断: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同时向外旋15°,放在肢体表面线圈内,使用SE自旋回波序列,给予冠状面和矢状面T1、T2加权扫描,层距和层厚分别为1mm、4mm,矩阵为为256*192。根据前交叉韧带损伤在MRI影像上的表现可以将其分成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

④关节镜手术:由相同的医生来完成关节镜手术和MRI检查。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给予常规入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给予特殊切口来让镜下手术能顺利完成。术前要对患者的病史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综合患者的体检情况、MRI和X线片检查情况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术中要对患者前交叉韧带进行认真检查,要利用探针对部分损伤进行探查,防止出现漏诊的情况,另外还需要对患者的合并损伤进行详细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关节镜检查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54例,正常26例。MRI检查共诊断出前交叉韧带损伤53例,正常27例;临床检查共诊断出前交叉韧带损伤33例,正常47例。根据关节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MRI检查的诊断结果为:真阳性数50例,真阴性数23例,假阳性数3例,假阴性数4例,诊断准确率为91.25%;临床检查的诊断结果为:真阳性数29例,真阴性数25例,假阳性数4例,假阴性数22例,诊断准确率为67.5%;MRI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临床诊断准确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的MRI表现如图1-6所示。

3讨论

前交叉韧带是一种纤维结构,在膝关节的内滑膜外,外面有滑膜包裹,前交叉韧带的长度大约为35-38mm,宽度则为11mm,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半圆形凹陷处,止于胫骨髁间隆起前方。膝中动脉主要为前交叉韧带供血,而膝下动脉也能为其供血,膝中动脉、膝下动脉与前交叉韧带的长轴保持平行,而在股骨和胫骨的起止点处则没有血液供应,而是由软骨样组织组成,软骨样组织较厚,将骨与韧带分开。

在发生急性前交叉韧带伤之后,如果在发生非自主保护性肌痉挛之前就评价膝关节的稳定性,基本上都比较容易进行诊断,但是在实际的临床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晚期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时,如果在术前患者没有进行麻醉的情况来评价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则会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2]。在临床上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时,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是常规的检查方式,临床研究表明,在进行Lachman试验时患者的前交叉韧带能产生最大张力,但是前抽屉试验却不能,所以在非麻醉和麻醉状态,Lachman试验的诊断准确性更高[3]。在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时,如果采用临床诊断,会受到经验的影响,特别是在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因为关节疼痛、肌肉痉挛以及积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诊断的准确率较低[4]。有临床研究表明,Lachman试验在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时,其敏感度大约为50%-90%。

MRI能对膝关节结构进行比较详细的显示,MRI的主要优点就是无辐射、无痛和无创;软组织对照比较好,也不需要进行造影;能对关节内外的解剖结构进行有效显示,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5]。所以在诊断膝关节疾病时,MRI的应用非常广泛。MRI诊断正常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显示为边缘比较光滑的低信号带状影。在冠状面、横断面和矢状面上,前交叉韧带都能有效显示,但是相比之下前交叉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显示效果更好。在全部的MRI序列上,前交叉韧带前面的纤维素都呈低信号,而后面部分和中间部分的纤维素则表现为稍高信号。当前交叉韧带急性撕裂后,纤维素的连续性就会失去,正常情况下在前交叉韧带的断裂处近端信号就会增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破坏了多肽网架,在MRI成像上,水肿积液和氢原子就会呈韧带内高信号,韧带的肿胀也会大约正常宽径。

在对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时,关节镜是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给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两项临床检查和MRI检查,最后再给予关节镜手术检查。经过与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对比分析,MRI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临床诊断准确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早期临床诊断时,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临床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欧阳振,杨斌辉,刘丰虎,张波,卫永鲲.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关节镜检查的对比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2,08:741-742.

[2]陶敏敏.慢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28:50-51.

[3]李显,赵力,王淑丽,唐建军.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与MRI诊断分级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01:61-65.

[4]李政.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探讨[J].医学信息,2014,(7):174-174.

[5]郏格拉,张保红,刘建中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和关节镜诊断的对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4):409-411.

作者简介:

王俊峰1969年8月23日男,汉族湖北枣阳中级职称,本科。影像诊断主攻颅脑及胸部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