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姜传莉

姜传莉

(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5808)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6月~2015年6月,纳入股骨颈骨折66例,数字法分组。33例术后施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余33例术后施行优质护理,为实验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术后1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更高,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可推广。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术后;优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74-02

股骨颈骨折为常见创伤骨科疾病,老年人多发,骨折后患者步行及站立功能丧失,局部活动性疼痛剧烈,且伤肢外旋,并伴短缩畸形。此病病程较长,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加上部位特殊,并发症较多,术后护理有一定难度[1]。报道显示,老年人年龄较大,供血不良,术后并发症多,恢复较慢,护理工作应当更好更细,确保效果,促进康复。此文研究年度2014年6月~2015年6月,纳入股骨颈骨折66例,总结术后优质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4年6月~2015年6月,纳入股骨颈骨折66例,数字法分组。33例术后施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骨折原因:14例车祸,摔伤9例,高处坠落伤10例;4例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共有男患者19例,有14例女患者,均龄(52.24±3.23)岁,范围43~82岁。余33例术后施行优质护理,为实验组,骨折原因:15例车祸,摔伤9例,高处坠落伤9例;5例开放性骨折,28例闭合性;共有男患者20例,有13例女患者,均龄(52.13±3.56)岁,范围43~81岁。组间有对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心理指导密切护患心理沟通,术后患者往往因长期卧床、疼痛及环境改变等,出现焦虑、恐慌、紧张等,心理情绪变化大,甚或出现易怒、悲观、消极、失望等,对康复有很大影响。护士言语应亲切,态度应和蔼、友好,经常与其交谈,认真倾听及询问,掌握患者担心及焦虑的问题,并给予劝导、解释、说明等,密切双方关系,稳定其情绪,消除顾虑,使其配合。

1.2.2基础护理①病房内保持卫生、清洁,每日通风,促使空气新鲜、流通,每日做好室内地面清洁工作,必要时使用消毒液。②因长期卧床,患者饱感增加,胃肠蠕动明显减慢,食欲下降,此时应加强思想指导,介绍规范饮食对早期康复的意义,并给予帮助及指导。饮食应高营养、无刺激、易消化、高蛋白,少食多餐,多食粗纤维食物及维生素丰富食物,鼓励其多喝水。③教会其床上排便及排尿方法,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如患者排尿困难,可采取听流水声、热敷等方法诱导,协助其排尿。若经过诱导仍无法排尿,可给予导尿。注意导尿在无菌下进行。待患者恢复排尿后,需将尿管尽快拔除。对于便秘者,可给予其果导片、蜂蜜水、开塞露等,促进排便。每次便后常规清洁肛门及会阴。

1.2.3疼痛护理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发生原因,并鼓励其耐受,如无法耐受,可遵医嘱用药或给予其他方法。一般来说,术后1-3d患者疼痛感较明显,部分疼痛剧烈,难以忍受[2]。如患者疼痛由手术切口和骨折创伤等引起,可应用止痛类药物;如疼痛由肢体位置引起,需对体位进行适当调整,将患肢抬高,加快静脉血回流,缓解胀痛及肿胀。

1.2.4患肢护理对肢端血循环、踝关节活动、伤口渗出、肢体肿胀及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严密观察。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肝素等,预防血栓形成。

1.2.5康复训练①术后当天,体位选择平卧位,并抬高患肢,处于外展位。待患者清醒后,指导其被动或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缓解水肿,促静脉回流;②1~3d,训练选择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将膝关节伸直,下肢肌肉进行用力—放松,以此预防肌肉萎缩,促血液循环;③1周后,训练选择膝关节屈曲,每日3~4次。

分别评定两组术后、术后1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组间对比。调查比较两组满意度。

1.3效果标准

调查分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不满意:患者评分<65分;基本满意:患者评分65~95分;比较满意:患者评分>95分。基本满意+比较满意=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arthel指数

对照组术后Barthel指数(15.26±3.27)分,术后1个月(20.45±3.58)分,术后6个月(55.39±3.46)分。实验组术后Barthel指数(18.26±3.65)分,术后1个月(31.79±3.35)分,术后6个月(73.62±5.46)分。实验组术后、术后1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满意度

对照组获得84.85%,有不满意5例,占比15.15%;基本满意13例,占比39.39%;15例比较满意,占比45.45%。实验组获得96.97%,有不满意1例,占比3.03%;基本满意12例,占比36.36%;20例比较满意,占比60.61%。实验组的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优质护理是护理新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内容全面,可有效根据术后病情需要及患者需求施护,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加快身体恢复[3]。优质护理重点在于术后早期基础护理、疼痛及并发症护理、康复训练等。术后给予病患心理护理,教给心态调整方法,使其正确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心态良好、健康,配合医护操作;指导患者多摄入食物纤维,耐心、及时的给予日常基础护理,减少长时间卧床引发褥疮等;通过有效、合理康复训练,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4]。分析表明,术后正确康复训练,对缩短住院日、获得早期康复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避免术后错误训练造成再次伤害,影响恢复[5]。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佳,质量更高,效果更确切,是一种科学护理手段,在临床有很大运用价值。

此文研究里,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选用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术后1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更高,分别为(18.26±3.65)分、(31.79±3.35)分、(73.62±5.46)分;而对照组分别(15.26±3.27)分、(20.45±3.58)分、(55.39±3.46)分,表明优质护理对加快康复、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重要作用。实验组的满意度96.97%,较对照组(84.85%)更高,说明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应用有效。

综上认为,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有很大应用价值,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白雪梅,李东.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35):7951-7952.

[2]罗秋菊.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1):175-176.

[3]缪石榴,欧阳月琴,冯进,盛卫东.我院康复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研究与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01):1223.

[4]李秀女.68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15(10):1219-1220.

[5]陈风蕊.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1(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