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探讨

/ 4

《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探讨

郭继辉

《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探讨

郭继辉(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我国社会对金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西方金融学相关课程先进性成熟性的特点使得金融学相关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笔者结合对《金融文献选读》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亲身实践,从开设时间、班级设置、授课模式、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授课教师、考核办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十个方面提出对《金融文献选读》双语课程设置体系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金融英文文献选读;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中要求,高学校要创造条件引进原版外语教材,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在生物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急需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力争在三年内,使其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在我院金融系已开设的两门双语教学课程中,笔者任教的《金融文献选读》是我院金融系已开设的两门双语教学之一。为专业基础课,是面向全院的金融、经济、国贸等专业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是金融专业的限选课程。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教育界对于何为“双语教学”有着较为一致的界定,比如教育学者卡明斯就指出,“双语教学”一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体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1]而教育学者麦凯和西格恩也指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2]从这些解释出发,大学双语教学可以理解为在大学阶段使用两种语言作为专业学科教学媒介的教学方式。现代双语教学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其目的在于通过使用两种语言的教学方式帮助那些使用不同母语的移民家庭孩子掌握英语,使他们入学时能达到美国孩子所具备的相应学业水准。美国的双语教学一般是用西班牙语及英语交互使用;在欧洲,双语教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及其他欧洲语言;在亚洲,比如新加坡、印度等的双语教学一般是交互使用本族语和外语(多为英语)。

二、对《金融文献选读》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

开设双语教学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外向型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考研、出国及考取相关金融英语证书(如CFA)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金融全球化决定了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入世后,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国外的跨国银行、跨国保险公司以及其它跨国金融机构必然会纷纷落户中国。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也要实现国际化经营,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目前国际通用语言为英语和我院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内从事金融服务业的特点,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我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考研深造,通过该课双语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西方先进的金融知识体系,把握金融学科最新的研究动向。

三、《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

笔者无专业英语的学习背景,因此能够从一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其对双语教学1的接受情况。笔者毕业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又担任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体会深刻,对该课程设置体系有以下看法。

(一)开设时间

笔者认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应在二年级增设《金融英语》专业基础课,可以相应减少《大学英语》学时数。应从三年级开始有选择地安排双语课程,《金融文献选读》双语课程可以在三年级或四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要注意相关双语课程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这样学生可以由浅入深、逐步适应并积累双语课程学习的经验,不断扩充专业知识。

(二)班级设置

对于双语教学刚刚起步的我校来说,实行双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现有基础外语水平,而不应一哄而上,普遍撒网。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外语水平等。一旦教师在授课中使用英语比例超过学生可承受的比例,学生必然会分散过多的注意力投向语言的学习,而降低对学科知识学习的注意力,这显然与学生的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背道而驰,也有悖于双语教学的初衷。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用英语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英语理解水平。在我院目前条件下,还没有具备采取单班制的条件,只能采用全体制。笔者认为条件成熟时,—是根据学生外语水平实行分层次、分课型教学。即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外语基础水平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双语课程,进入不同的双语教学课堂。这种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双语教学会大受学生欢迎,极大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二是小班教学。小班上课有利于师生问题的交流,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一般认为,35—40人为—个双语教学班级较合适[3]。

(三)授课模式

对于我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双语教学授课模式可分阶段进行[2]。

第一阶段:用英语简单渗透专业术语。学生初次接触双语教学,心理与视听上有一段适应的过程,所以课堂讲解以中文为主,给出专业术语的英文解释,鼓励学生翻阅专业外文词典,积累和整理专业词汇。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为5%~10%。

第二阶段:中英文交叉渗透教学内容。此阶段必须加大英文使用的程度,较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解,对于复杂内容先用中文解释,再用英文讲授,鼓励学生用英文作课堂笔记,用英文完成作业。课堂英语使用比例争取达到20~40%。

第三阶段:英文完全渗透于教学内容。此阶段用英文归纳重点和难点,课件与板书均用英文,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英文完成作业及试卷,让学生形成用英文思维的习惯。课堂使用英语比例达到80%以上。

(四)教材选择

目前,很多院校没有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更多的还是使用英文讲义或者课件。另外一部分院校使用双语教材盲目“媚外”。认为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科前沿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科教学,否则,双语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一些院校不惜重金纷纷从国外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但许多原版教材内容并不符合中国国情,超出学生的外语理解水平,其教材编排体例也不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造成广大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的吃力和学习兴趣的丧失。同时,引进的外文原版教材价格昂贵,远远超出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4]。笔者经过三学期的实践教学,鉴于《金融文献选读》课程是文献选读,应该有选择而且应动态的选择最新金融知识的文献,认为使用不断更新的英文讲义和课件更合适。

(五)课时安排

高校对开设双语教学的课时量要赋予一定的灵活度,可以适当增加《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的课时量。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英国的课时安排法。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现代财务》课程,总课时40节(其中授课课时20节,习题课时20节)。教师没有严格按照教材讲述,而是一共讲授10个专题,每两个连续的课时围绕一个专题展开,课堂的信息量非常大。学生要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需要做大量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但是众多海外留学生(很多是非英语国家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这种课时安排普遍反映比较好,学到的知识比较实用,能用于指导实践。在我院的《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课程中,总课时为36节(每周课时为2节,共18周)。可以安排9—11个重点专题。教师将所要讲授的专题、相关的参考资料提前告诉学生,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教师发给学生相关的中文阅读资料,或指定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网站、报纸或期刊,学生根据资料进行复习,强化理解课堂内容。调查表明,大约有84%的学生感觉在有限的课时里学到信息量非常丰富的金融学知识。

(六)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减少板书时间,以保证在两节课内能够完成一个专题的讲述,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保证教学效果。其次,多媒体课件画面清晰、色彩明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大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强于视听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带动其听觉,提高其听力水平。每节课开始时,可以在屏幕上把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展现给学生,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制记住中文专业名词的相应英文表达法,以便为接下来的英文讲解打下视听基础。在授课过程中,要多用英文列出提纲及相关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听懂英语的分析讲解。

(七)教学方式

在英国高校的课堂上,教师选择的是轻松的、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必听教师的单一理论性知识而昏昏欲睡,也不会怕教师的突击提问而惴惴不安。在该课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探索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讲授专题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在讲授完某一专题的内容以后,给出与专题相关的案例,组织学生分组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讨论终结时作出概括,并联系专题内容进行案例点评。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是双语教学的最佳方式。但是长期的传统教学习惯已经让学生接受了被动填鸭式的方式,并且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上普遍都有害羞的心理,这使双语教学的互动模式难以展开。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要多与学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鼓励和组织学生发言,切忌用批评的语气指出学生的错误观点,在平等互动中体现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八)授课教师

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相当扎实的英语水平。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现有教师自我接受再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把金融专业教师送到国内双语教学开展得好的高校、香港高校,或者国外高校进行观摩教学或短期培训,提高教师自由运用专业英语词汇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引进的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专业和外语优秀的教师作为双语教师的培养对象,让他们开设新的双语教学课程。学校要建立双语教学师资库,集中双语教师资源,建立双语教师档案,不断扩大双语教师队伍。

(九)考核办法

1.对学生的考核

对于该课双语教学学生的考核,不能和外语课或专业课采用相同的方法,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要鼓舞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5]。学生的最终成由三部分构成,即平时作业成绩占30%,课堂表现与学习态2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作业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表现与学习态度则鼓励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鼓励其与教师的互动,试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的试题应采用英文,但学生答题可自由地采用中文或英文。在实践中,这种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2.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传统的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一般院校均采用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同行的听课评价、教学督导人员的评价三方面的综合对教师做出一个综合评价。但是双语教学因其教学情况的特殊性,使得同行的听课、教学督导人员的听课评价,因自身的知识水平不同而难以进行,仅根据学生反响不能确切反映真实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速、有效的解决。为此,可根据实际教学情景和需要采用测验、调查、观察、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记录、教师自我评价等综合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双语教学进行完整的评价。运用综合多元的方法对双语教学进行评价、考核既符合双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又顺应了评价多元化的要求。

(十)教学效果评价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余文森教授就认为,从专业角度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包括学生在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同时“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6]这种阐述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作为教学服务对象的学生的收获在双语教学有效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这种表述却也忽视了社会效益及教学成本在教学有效性方面的重要性。大学双语教学有效性是指在双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采用双语教学这种模式,用较少的资源投入(包括在时间、精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推动学生获得较大的学业进步,在有效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得较高的在教育教学上的效果、效率及效益。因而在总体上,大学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注重“效”字,即必须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按照《辞海》的解释,效果即是“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成果”[7],双语教学有效果,即是指在双语教学前后对比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有了积极性的结果和成果,双语教学的实施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不仅仅包括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包括双语教学的特定目标。

这里所说双语教学的效率,是指双语教学的效果与双语教学的投入之比,有效率即是指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对于双语教学而言,效益主要是指双语教学结果对社会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影响,它更多的体现在双语教学在推动个体价值及社会价值的实现上。双语教学有效益即是指双语教学能够促进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为国家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服务。

四、结束语

《金融文献选读》课程双语教学中应紧紧围绕传授金融学专业知识的首要目的,把英语作为工具,而不能把该课程当作语言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国际化金融人才。中国高校有必要结合本校的特点,借鉴外国的先进教育模式,对各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讨,循序渐进地对之进行实施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0-21.

[2]W.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概论[M].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56.

[3]张小芹,郭慧文,谢志忠,李丽,论金融学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路径优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贾艳瑞,王玉.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

[5]苏彦,刘桢.《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研究[J].高教论坛,2008,10(5)

[6]专家在线主持福建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研讨活动[J].http://gz.fjedu.gov.cn/yingyu/ShowArticle.asp?ArticleID=8165.2008-2-18.

[7]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656.

ACourseSetupSystemResearchontheBilingualCourseofselectedreadingsinfinancialliterature

GUOJi-hui

(Collegeofeconomic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Abstract:Fortheincreasingdemandofseniorfinancepersonnel,andtheint-

ernationalfeatureofthefinancecourseitself,theimplementationofbilingualeducationwillbeaninevitablechoice.Bycombiningmyownpracticalteachi-ngexperience,theauthorsadvancetheirviewpointsonteachingtime,Classestablishment,thecoursesetupintermsofteachingstyle,thechoiceoftextbo,c

lasshourarrangement,teachingtechniques,thewayofteachingandassessm-entmethod,teachingstaffs,inspectionmeansandteachingeffectappraisal.

Keywords:selectedreadingsinfinancialliterature;bilingualeducation;coursesetupsystem

作者联系方式

gjh1977@yahoo.com.cn

13885065546,08513623066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改项目“《金融文献选读》双语教学教法创新与实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继辉(1977-),女,内蒙古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银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