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空间的现存问题与规划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研究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空间的现存问题与规划对策

徐冰

内蒙古科技大学

摘要:当前,我国城镇社区的养老设施包括:街道级养老以及住区级养老。针对当前的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空间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对策,以便更好的促进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空间的建设。

关键词:社区养老;功能空间;问题

在2006年的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由于代际文化以及经济文化的不断改变,以往的家庭养老模式呈现了下降的态势,为了对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进行弥补和缓解,减轻养老带来的经济负担,对养老的长远方向发展进行了部署。其中,我国提出一种以居家养老作为基础的,将社会服务为依托的嵌入社会服务形式的养老模式。

1、养老模式社区养老设施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社区的养老设施包括:街道级养老以及住区级养老。街道级养老一般为以家庭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其中的各项设施功能包括:日间进行托管,临时进行托管、对生活进行照料,助餐配餐、保健医疗、护理、康复等等,并为老人提供入户时的服务[1]。住区级一般会利用居住宅小区当中的老人活动站,主要的功能价值为,为老人提供相应的文化娱乐以及助餐配餐,也可以结合具体的硬件条件,对日间托管功能进行增加,由于功能非常完善,所以在养老设施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1没有对适老化功能空间的兼备性进行思考

社区养老设施为一种综合形式的养老服务,并对多项功能进行了集中。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各项功能空间的兼备性以及详细的规划,有些欠缺系统的考虑,当前一些住宅当中的老人会依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将娱乐活动空间划成了不同的封闭独立的活动室,这样便能将音乐室、书画室、棋牌室、声乐室等进行有效区分[2]。从表面上看,老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并且有着独立的环境,可以不受到外界因素的打扰,但是这样封闭性的小空间非常使会使老人出现心理隔阂,不愿意参与相关的娱乐活动,尽管设计人员在对功能形式上的设计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但是却对环境对老人产生的心理作用有所忽视,所以要针对老年人的实际心理特征将这种情况进行改变,将小型活动室更改成一个宽敞舒适的大型区域当中,这样可将老年人的焦虑感以及孤独感进行改善,使老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上交流和思想上的交流。

1.2没有对运营管理环境规划进行深入思考

在最初对社会养设施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团队一般会对设施服务项目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可以对规划的思路进行制定。但是在没有确定运营管理模式时,不会将运营团队提出的相关意见进行思考,使得最终的方案规划与具体的管理形成无法达到有效链接。例如:在门口对平开门式双开入门的设计,会使老年人出入的动作幅度有明显的增加,为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是应用外开门禁的双重电子推拉式门户,由于门和门之间会产生的过渡空间,所以非常宽敞,不但可以对冬季的冷空气进行阻挡,还可以在该处对鞋柜等进行设置,使得玄关空间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对于外开门禁的设置,还能对智障老人无意识的出走情况进行预防。又例如:在设施当中,对于公共起居室和护理站之间的设计有些过长,护理人员在两个区域进行往返的过程中会走很长的路程,不但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还会对工作效率进行降低,很容易存在管理上的疏忽,因此需要对运营管理的基础空间规划进行深入思考,一定不能使具体的环境建设与日常使用出现脱节,以便提升空间的功能性[3]。

2、社区养老设施环境的具体规划对策分析

2.1老年人需求以及行为模式作为前提的适老规划

结合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进行空间规划,要严格依照老年人的实际心理需求等,在设施当中需要对个人空间以及公共使用空间进行科学划分。其中,要对公共空间当中的公共性以及半公共性进行思考,并针对老人的个人活动空间隐私性给予保障。例如:针对个人起居的私密性要有所把控,有要对看书、看报、品茶、娱乐、聊天等半公共性进行建设;集体活动、门厅集散行为的公共行为要进行相应的思考。例如:针对起居空间的设计,可以将其设置成半私密性以及半公共性相互结合的形式,不但使老人不会感到孤独,还能对自己的隐私有所保护。又例如:在公共休息区域,可以对半私密性较强的小空间进行设置,这样可对老人在不同心理需求下的使用要求给予满足,其中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进行分析,可对养老设施功能空间规划提供相应的保障,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

2.2应用实际运营管理,规划适老空间环境

运营环境可对适老空间规划方向进行产生直接的影响,社区当中的养老设施建设与大型综合型的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在有限的条件空间当中,对多项设施进行完善,保障各项功能等[4]。并且需要对功能的多样性给予保障,其中对于确定运营管理模式的制定,需要在设施规划设计之前对其进行,这样可以使每个方案当中的功能空间得以实现,使得运营管理者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所以对于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对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核心思想。例如:应用全方位多角度,使得管理理念可以保证老人都在管理者的视线范围当中,这样可减少服务管理当中存在的疏漏问题,以便对老人进行相应的关怀和及时照料。在该模式当中,对于适老空间进行的规划,还需要对门厅、活动大厅、走廊等相关功能的设置进行考虑,使其中要保障各项功能的通畅性,无断开、无转角等等。护理站的设置当中,需要对每个房间的具体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基础之上再进行确定。针对长期需要入住的老人,可设置相应的监控器,这样可以针对老人的状况以及行动情况等有及时的了解,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用对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这样可杜绝规划当中产生的不科学操作情况。

2.3运营管理特色在设计细节当中的展现

将运营管理模式与环境规划进行相应的结合与衔接,可以使最终的方案风格得到确认,同时在细节处将运营管理的特色进行彰显。养老设施的风格以及环境能够对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体现,但更多的特色会在细节部分进行展现。例如:老人会出现认知能力减退以及记忆力渐退的情况,针对这样的特征可以对导视系统进行设计,利用标志、标识牌明显的优势进行导视,这样能够从直观的色彩以及形态当中,帮助老人产生惯性认知,可帮助老人对认知力以及记忆力进行提升[5]。

3、结束语:

总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宜居环境的相关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建设的重点项目。对其进行的相关规划工作,需要对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掌控以及详细的了解,更需要对老人的日常需求以及实际系列特征进行明确,这样才能对老人的各项行为模式进行顺应。站在管理者以及被服务的老人角度进行分析,两者与设施功能、空间之间产生的有效结合,都可对市场环境价值作用的有效发挥产生影响。因此,针对空间功能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对老人日常需求以及运行模式进行满足的前提下,对功能空间规划进行更多的探究和探索,以便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楠,常志荣,丁宁宁.社区养老设施功能空间现存问题与规划对策探讨[J].设计,2017(19):140-141.

[2]张雯.西安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现状及规划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黄捷.养老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4).

[4]朱小雷.广州保障性社区养老照顾设施规划设计现状及其对策[J].工业建筑,2015,45(7):54-57.

[5]庄洁琼.西安纺织城老工业住区老年人设施问题及规划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