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名品商务广场项目管理之浅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中交名品商务广场项目管理之浅见

车继成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苏州215000

摘要:所谓项目管理,即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而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的一系列专业化活动,使项目在生产建造过程中能够按部就班进行,目的为取得一定的效益或实现目标。虽然当前建筑市场的工程项目比比皆是并大多大同小异,而且项目管理与劳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都有较大提升,但即使是很相似的两个单位工程,仍会在管理中殚智竭力,一些常规问题的反复发生或扯皮推诿耗费了管理人员大量精力,故通过对管理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项目管理;规范制度;技术保障

0引言

中交名品商务广场项目已经顺利完成竣工交付,但在施工过程管理中,一些典型的管理问题仍普遍发生,特别是在对“人”与“技术”两大生产要素方面,存在不及时、不重视、不到位等现象,在过程管理中出现“乱”、“烦”、“累”,完工之后又存在质量通病不少、细节处理不到位、功能使用欠缺等,与期望或计划比较后不尽满意而留有些许遗憾,故通过经验教训与认真总结,希望能够在之后的项目管理中,提前做出响应,加强管理、落实责任,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规避或减少降低相关问题的发生,最终交出一份另各方满意的答卷。

1制度管理

施工项目经理部组建后,首要工作是立即着手围绕责任、计划、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奖惩等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与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分包与劳务管理制度等等,以明确各部门或各类人员的责任、权力、行为准则及利益的分配,进行约束控制各类生产活动或规范劳动力、材料、设备、技术与资金等各生产要素,能够保证顺利完成任务并实现管理目标。虽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首要的,但关键在于管理过程中的执行与落实,在名品商务广场项目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施工队伍或相关管理人员态度不正、管理不实、执行不力或处罚奖惩不兑现等诸多问题,使生产现场管理一度出现混乱失控等现象,如一些工人违规作业,经现场管理人员要求或指正后,依旧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抵触情绪大,以所谓“保证结果没问题”为理由借口而拒不实行或改正,忽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问题反馈到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同样存在“小问题”的思想态度,不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程序去处理和解决问题,不能以制度为依据来控制和约束此类现象的恶性发展,结果制度条文成为了一纸摆设,慢慢失去了公信,出现“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问题,后续工作开展困难,最终酿成了散乱失控,管理目标难以实现。

可见,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制度”之所以可以对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要有强制力的组织以保证其有效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只有通过执行的过程,制度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就像是一辆货车,在运输的过程中体现了其作为交通工具的价值和作用,遵守交通规则行驶才能保证安全并顺利到达目的地。

2技术保障

项目的技术管理是服务于组织安排、生产经营、施工操作、现场管理、质量保证、进度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节能的,是对施工全过程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以开展技术工作,贯彻国家技术政策、技术法规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为前提,动态的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优化技术方案,推进技术进步,使施工生产始终在技术标准的控制下按设计文件和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使技术规范与施工进度、质量与成本达到统一,从而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环保、低耗、高效地按期完成项目施工任务。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管理制度等把技术工作贯穿到生产施工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中,通过事前计划与要求和交底、事中实施与检查和整改、事后分析与纠正和改进,把技术工作切实有效的渗透至细枝末节,从而保证项目生产施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在名品商务广场项目技术管理中,就存在部分技术工作开展滞后、检查验收不严、整改不到位等现象,如某一分部分项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了,专项施工方案还未编制完成,未及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好、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全凭口头说说,靠施工班组的经验、技能水平、素质来自我管控,等同于脱离了项目管理这一环节,导致问题不断并产生一系列恶性连锁效应,结果就是过程中琐事不断,扯皮推诿等现象严重,人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上散漫敷衍,管理上存在“下管上”现象,默认被动接受施工队伍的行为,导致目标无法实现,质量很不理想,特别体现在外观质量与常见通病方面。

可见,技术工作的及时正常有效开展对于项目管理和目标实现是极其重要的,保证技术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应从基础工作做起,如:做好图纸会审,做到详细自审自查以了解设计意图,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可能解决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编制方案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尽量做到考虑全面、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先进性,审批完成后及时交底落实,加强过程检查验收以保证现场实际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前使施工人员掌握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施工环保与安全文明要求等,以便科学的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做好检测与试验工作,试验、检测结果是重要的施工依据和基础资料,是质量管理和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做好技术核定与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做好设计变更洽商管理,以弥补设计不足或解决现场相关问题;做好测量管理工作,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尺寸位置测量、竣工测量与必要的沉降观测、变形等测量,是由图纸设计转变为建筑物实体过程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必须保证测量准确性,以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做好“三检”与验收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规范标准、验收标准等要求对每道工序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上一道工序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是保证管控有效的最基本方式。显然,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是保证施工组织安排的基本保障。

3结语

技术相当于是项目施工的“硬件”,而管理相当于是项目施工的“软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服务于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通过管理把过程中的各类要素与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产生最佳生产效率。制度要靠执行力发挥约束的作用,是管理行为与施工行为的“好、坏、对、错”衡量标尺,要通过不断的执行来进行各项管控工作。管理是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认真总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得与失,方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体现管理价值,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和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