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吕大治

吕大治

(青海省中医院康复疼痛科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探究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脉冲射频;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4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193-02

神经性病理疼痛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疾病或损伤而导致的疼痛,该病主要分为中枢性和神经性疼痛两种,常见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创伤后神经痛、手术后慢性疼痛、免疫性神经病变、脑卒中后疼痛、缺血型脊髓病疼痛、脊髓损伤性疼痛等。本文以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代表,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研究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3.9)岁;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3-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3.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注射区域依照以上方法进行,每三天一次局部注射利多卡因(10mg)、曲安奈德(10mg),共注射三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脉冲射频治疗。根据疱疹皮损范围和患者的疼痛区域,确定疼痛神经;行脊神经根相应椎间孔穿刺,用低压、低频(2Hz)电流刺激,确定诱发患者疼痛的神经;以50℃脉冲射频对诱发疼痛部位进行治疗,每次两分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后对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1.3观察项目(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疼痛完全消失;好转: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所加重。(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标准: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分别为0分、2分、4分、6分。

1.4统计学分析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数据,判断得出P<0.05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第一次治疗后2h,第二次治疗后24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01191066.7%(20/30)

观察组301611390.0%(27/30)

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x-±s)

组别例数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2h第二次治疗后24h

对照组305.8±2.25.0±1.41.9±0.6

观察组305.9±2.33.4±0.61.4±0.8

t0.1029.02532.651

P>0.05<0.05>0.05

3.讨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一般有物理损伤、化学损伤、代谢性神经病变、复合性神经病变等,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但病因却不相同,感染、代谢紊乱、外伤、血管病变、神经压迫、肿瘤、遗传、免疫等多种病因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出现[1]。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常认为其与功能受损、中枢敏化、外周敏化、离子通道改变、下行抑制系统失能等有关。

本文以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为代表,研究脉冲射频治疗疾病的效果。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该病具有突发性神经疼痛的特点,后期严重时期会对患者的休息和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理疗、脉冲射频治疗、手术治疗等[2]。临床研究表明,脉冲射频治疗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广。本研究中,通过设置对照组,将局部注射治疗与脉冲射频治疗进行研究,发现脉冲射频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说明该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本文通过对60例软组织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脉冲射频治疗)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局部注射治疗)的疼痛评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晓彤,樊碧发.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S.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1):1001-1002.

[2]凌地洋,王哲银,卢振和,等.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21):587-591.

[3]张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