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彭丽

长沙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26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在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未采取风险管理进行护理的12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期间采取风险管理的1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以及意外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查找出患者在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的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隐患的发生。通过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投诉率,减少患者护理期间发生意外伤的情况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骨科护理;应用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护士安全意识的淡薄、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给患者的护理带来很多的潜在风险[1]。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将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清除,在更大的程度上确保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减少风险的发生。本文以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26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风险管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26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对在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未采取风险管理进行护理的12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期间采取风险管理的1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69例,女59例。年龄在16-85岁之间,平均年龄(43.2±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72例,女60例。年龄在15-83岁之间,平均年龄(42.2±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护士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对于在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不能够及时的察觉并上报[2]。(2)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够起到实际的效应,在对护士的管理方面约束性不强。对于一些责任心较弱的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不能够遵照相关的制度履行自己的责任。(3)不能够及时的和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排除患者所存在的心理压力[3]。(4)部分护士对骨科相关的专业知识认识不清、掌握不够熟练。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观察不到位,缺少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1.2.2风险护理对策

通过对以上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提出以下风险护理对策。具体如下:(1)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风险意识、制度观念。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培训,请专业的人士为大家讲解护理过程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告诉大家提高风险意识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护理过程中所发生的高风险、高发环节进行通报,切实的使大家重视护理风险。(2)加强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4]。对护士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力度,并将此设为年终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患者从住院到出院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护士进行合理恰当的沟通交流,以此让患者了解在住院期间所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和患者的心理情绪。(3)组织专科知识学习,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由科室富有经验的护士长为年轻护士讲解护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知识,告知护士应对突发事件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5]。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投诉护理的有15例,发生意外伤的有8例,满意度为83.2%。而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投诉护理的有2例,发生意外伤的有1例,满意度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以及意外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骨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够被及时发现排出的话很可能会对患者的造成巨大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致残致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将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找出来并采取有效地措施消除这些风险,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本文通过采取风险管理,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以及意外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查找出患者在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的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隐患的发生。通过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投诉率,减少患者护理期间发生意外伤的情况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岳春英.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5(08):726-727.

[2]孙文艳.试论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32-233.

[3]陈世云.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259-260.

[4]章丽华.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1):1140-1141.

[5]谌艳.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09:111-112.

[6]曹光岩.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07):849-850.

作者简介:彭丽(1975.10——),女,广西贵港人,汉,就职于长沙市中医院,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