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张桂森

张桂森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北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摘要】抗生素药物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也是当前我院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生素能够治疗大多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的疾病。本文对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121-02

在使用抗生素时,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而使得用药剂量太小或者是疗程不足,症状刚消失或刚改善就过早地停药。有的时候则因为医师或者患者希望尽快地稳定病情,而使得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而容易引发二重感染[3]本文对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抗生素治疗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于2014起实施抗生素合理应用措施,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收治的行抗生素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1.5±4.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6±6.3)岁。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后的反应进行对比,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确保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χ?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抗生素应用的反应分析

2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有3例,无不良反应有42例,其合理率为93.33%;对照组在应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有22例,无不良反应有23例,其合理率为64.28%。比较2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16.3947,P<0.05)。

表两组抗生素患者应用后反应对比[n(%)]

组别例数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合理率

观察组453(6.67)42(93.33)42(93.33)

对照组4522(35.71)23(64.28)23(64.28)

2.2对照组与观察组抗生素应用满意度分析

2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23例,比对照组多2例;观察组满意22例,比对照组多2例;观察组不满意0例,比对照组少4例;2组总满意度相比,观察组为100%,比对照组约高9%。比较2组数据,差距显著(χ?=17.2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抗生素在我院观察组45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仅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症状,其中,1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反应、2例患者出现造血系统毒性反应、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3.1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会引发呕吐、恶心、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

3.2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通常会引起眩晕、耳聋、耳鸣,并伴随着呼吸骤停,引起神经病反应。

3.3造血系统毒性反应: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一般会引发再障性贫血,头孢菌类偶尔会致使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导致嗜酸性细胞有所增加。

3.4有效措施

3.4.1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医务人员必须维持与患者的和谐关系,对患者各方面进行悉心照料,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予以改善。

3.4.2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医院必须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如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等。且医院可弹性控制医务人员工作时间,使医务人员精神饱满开展治疗工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对广泛,使其滥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临床医生在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对抗生素进行合理选择,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如:患者有感冒的症状,那么医生就应该采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在运用抗生素时必须对药物药效有一定了解,其抗菌作用特点等都熟练得掌握,根据抗生素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定制订合理给药方案,其次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给药,老年人与幼儿的生理特点均不相同,医生在给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医生在选择抗生素时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一旦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药,必要时可以换其他抗生素继续治疗。

本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抗生素治疗患者45例为对照组,及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抗生素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自2014起实施抗生素合理应用措施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减少。经研究:2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有3例,无不良反应有42例,其合理率为93.33%;对照组在应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有22例,无不良反应有23例,其合理率为64.28%。比较2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16.3947,P<0.05)。

抗生素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临床医生必须对抗生素的药效加以了解,严格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选择抗生素药物,明确用药目标。最好能先分离出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明确用药目标,保证抗生素选择的合理性与准确,最大程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易立城.抗生素及其临床合理应用[J].江西医药.2008年03期.

[2]李保维.抗生素的不良反应[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