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预防医学思维方式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通过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预防医学思维方式的实践

潘锦

辽宁省锦州卫校教研室121000

摘要:探讨目标教学与培养学生预防医学心智技能的关系。方法:应用预防医学课程目标的认定、分析、运用,从而使学生建立并巩固预防医学思维方式。结果:学生感到学习的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增高;并且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灵活性、连贯性增强了。结论:目标教学利于心智技能的形成。

关键词:教学目标;心智活动技能;预防医学;思维方式;单元目标

中等职业教学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故其实质性教学目标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不能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才能使知识在完成任务中起应有的作用。技能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动作技能和心智活动技能两种。所谓“心智活动”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它的主要成分。在认识特定事物解决具体课题中,这些心理活动按一定的合理的、完善的方式就是心智技能,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心智技能的本质特征。预防医学是不同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并列直接应用于卫生工作实践的一门医学;它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必要的预防医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预防医学课题或实践任务的技能,而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有良好的预防医学思维方式,这对学生预防医学心智技能的形成有特别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在卫校学习期间,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获得其心智技能,我通过教学目标的展示、分析、综合培养学生预防医学思维方式,取得一定经验,具体实践是这样进行的:

1.通过预防医学课程目标的认定,启发学生思考导出预防医学的正确思维方式

由老师首先认定课程目标,预防医学的目标即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叙述人和环境的关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运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开展参与各种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各类疾病的防制;然后,分析课程目标,提出为什么要学会这些知识,从而导出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然后,分析总结课程目标与思维方式的联系;其实预防医学思维方式是贯穿预防医学课程的线索,课程目标也是依其制定的,故学习课程目标有利于思维方式建立,而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主动完成课程目标的很好途径。

2.通过单元目标及学时目标的分析,进一步强化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

预防医学课程目标下面的单元目标是按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方法,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措施顺序制定。分析这些单元目标的线索即体现强化了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单元目标下面的学时目标主要是按某种环境对健康影响规律、危害健康的因素及具体危害和预防措施这一顺序制订或为其中一部分,这进一步说明且强化了预防医学思维方式。例如:水与健康这一章的单元目标是(1)阐述水与健康关系(即预防医学思维中的规律)。(2)说出水体污染的概念,列出水体污染源种类(即危害健康因素)。(3)描述水体污染的危害(即具体产生的危害)。(4)说出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卫生标准及水源防护原则(即预防措施),这里目标提出过程即是思维方式进一步强化过程。

3.学生运用预防思维方式,自己说出学时目标

经过数次在教学目标的分析中强调预防医学思维方式,学生基本建立了该科的思维方式这样在学习新的教学目标之前,可以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提出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饮食与健康一章时,教师提出:人每天都吃食物(即营养)那么如何营养才不致营养过剩,然后让学生说出应达目标,应学习哪些知识和方法?这样使学生运用建立的思维,如果不受不合理营养的危害,需知食物与健康关系,据此获得预防措施-合理膳食卫生要求。那么这一章的教学目标基本就由学生提出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目标教学中注意培养预防医学思维方式的几点体会:

1、使学生感到学习重点突出,目的更明确。

在未应用目标教学之前,有许多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时该科知识太广泛了,从人体到人群,从人群到环境,从宏观到微观,涉及的内容太多了,不知从哪里起学起,学些什么,通过在目标教学中建立预防医学思维方式,学生能很快抓住学科的核心,不再感到茫然,教师不说什么是重点,学生就已经明确了,追着教师部重点的学生不见了。

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比较两个同一专业班级学生课前提问的正确率,应用目标教学班级的正确率在90%以上,而未应用者在50%以下,两者差异显著,说明学生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学习和积极性增高了。

3、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灵活性和连贯性。

当我讲完有害环境因素主生和存在条件及其危害后,让学生自己谈预防措施时,未应用目标教学前提问5名学生只有1名思路正确,现在则4至5名正确,说明学生运用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具体课题能力增强了。从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目标的展示、分析、总结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有利于目标的展示和达成,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54138-148

[2]唐文中主编教学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91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