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截肾1例

/ 1

自截肾1例

王雪冬

王雪冬(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61300)

【中图分类号】R5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220-02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闷胀不适、恶心,经抗炎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未作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近一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而来院就医。查体:一般情况好,神志清,左上腹扪及质硬肿物,左肾区扣痛明显,左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轻度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发热恶寒,未呕吐,小便无梗阻症状,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中否认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辅助检查

尿Pr(-)、尿Vic5.8mmol/L、尿中未找到结核杆菌,血Aut-TB阳性。

B超检查: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形态失常,大小约15.0*7.3*5.5CM,肾脏内部实质、集合系统消失,肾脏周边探及花瓣样条索状强回声钙化,后方回声衰减,以致后方结构显示不清。意见:左肾弥漫性增大伴钙化,考虑肾自截,请进一步检查。

CT检查: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边缘呈蛋壳状钙化,肾内斑片状絮状高密度影,肾门血管影明显变细,左肾后间隙见条索状高密度影,右肾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诊断:左肾体积增大、钙化,考虑自截肾。

病理检查

大体检查:肾脏体积:15*7.5*5.8CM,脂肪囊较易剥离,质地坚硬如石,刀切不动,切面见肾实质变薄,厚约0.8CM,整个肾脏呈多囊性广泛钙化,其内含大量干酪样物质,边缘钙化呈蛋壳样;附输尿管一段,长5CM,横径0.6CM,切面见管腔闭锁,管壁质硬伴钙化。镜下:肾实质广泛纤维化、钙化,肾小球消失,残留少许肾小管。病理诊断:自截肾。

讨论

结核性自截肾又称油灰肾,为肾结核的晚期,多指疤痕收缩钙化型,这一型病变的整个肾组织完全破坏、钙化或纤维化。整个肾脏的结核病灶内大量钙盐沉积,致使整个肾脏广泛钙化,肾脏不同程度的破坏,当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征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这种情况临床称为肾自截或油灰肾。

肾自截为肾结核终末期病变,是泌尿系结核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临床期肾结核的病理变化为肾小球内的粟粒样结核结节逐渐扩展到肾乳头处溃破,以后累及肾盏粘膜,形成不规则溃疡,病变通过肾盏、肾盂直接向远处蔓延或者结核杆菌由肾脏的淋巴管道扩散至全部肾脏。当肾乳头部结核结节中央的干酪样坏死物质发生液化以后排入肾盂形成结核性空洞,这种空洞可局限在肾脏的一部分亦可波及整个肾脏而成为“结核性脓肾”。这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在一部分病人中,若机体的抵抗力增强,可使干酪样物质浓缩而不发生液化并引起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临床上称为“自截肾”或“油灰肾”。在临床上虽然病变发展到钙化自截阶段,但实际的病理上往往是干酪空洞、纤维萎缩、硬结钙化混合存在,在干酪样物质中还可有结核杆菌存在。

肾结核的病理改变分为硬化型、干酪空洞型和钙化型。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早期规范化治疗,自截肾已少见。此时输尿管因结核侵蚀,完全阻塞,全肾在肾积水或积脓基础上广泛钙化,混有干酪样物质,结核杆菌不能随尿液流入膀胱,膀胱的继发性结核病变反而好转和愈合,症状消失。腹部平片显示病变肾不同程度钙化,IVP检查病变肾无造影剂充填,同侧输尿管未显示。CT在平肾门水平可见花瓣状或弯曲充盈肠腔样钙化,为CT诊断肾自截的典型特征,可与肾肿瘤,肾囊肿及肾脓肿等引起的钙化相鉴别。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为全肾结核钙化型,即全肾表现为强回声弧形光带伴后方声影,这种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肾结核全肾钙化(油灰肾)所特有的图像,超声检出率高,诊断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