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阳中药在老年骨折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补肾壮阳中药在老年骨折中的运用

黄先峰黄嘉

黄先峰黄嘉(四川绵阳安县人民医院622651)

【摘要】老年骨折由于肾气衰微导致各功能趋于衰退,生长愈合速度慢,采用中药补肾壮阳、填精益髓方法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补肾益髓骨折

骨折在骨外科中属于一种常见病,骨折病人中,五十岁以上的骨折病人占相当大的比例。根据老年人特点,人老肾气衰,骨折复位后,积极采用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中药治疗,在临床中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老年骨折病人由于肾气衰微导致各功能趋于衰退,生长愈合速度大大低于中、青年骨折病人。病程长、痛苦大,活动受阻,难以忍受,也容易引起并发症,在临床上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在治疗中既要重视对症治疗,同时必须重新对全身和脏腑功能的调理。通过局部治疗(外治)和整体治疗(内治),纠正由损伤引起的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临床上当骨折病人复位后(内固定或外固定),在抗感染的同时,积极采用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中药,能加快瘀血吸收,肿胀消退,随后以补肾壮阳为主,兼顾它法,内服外治,促进骨折部位迅速结痂,有利于功能快速恢复。

《备急千金要方》骨极第五论曰:“肾应骨,骨与肾合”,治骨当治肾,而肾阳为一身之根本,肾阳温煦形体,气化水液,促进发育等。人们常说的有伤就有寒,实际上就是肾阳不能温煦形体肌肤的缘故。老年人肾气亏虚,故而出现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不能温煦腰腑及骨骼、肌肤腰膝痿软、形寒肢冷;肾气亏虚,骨痂形成缓慢,甚至脱钙,气血损伤致活动受阻,病程长成为老年骨折的一特点。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赂,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肾精充足,则髓的生化有源,骨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如果肾气衰微,必然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痂形成缓慢,运动受到障碍。临床上很多老年骨折病人,X光透视,照片对位良好,迟迟不见骨痂形成,究其原因,人上年龄,肾精衰竭之故而。用补肾壮阳、填精益髓的药物如鹿茸(或老鹿角)、巴戟天、续断等给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尤以鹿茸在老年病人中配伍它药,使用和不使用有明显的差异。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坠齿稿”,揭示了人的生命的发展发育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律,因肾气的旺盛促进各部分的生长发育,到最高峰时则停滞转化。老年的肾气衰微,脏腑功能减退,治疗中除了对症治疗外,应当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治病求本,促进早期康复痊愈;让灿烂的晚霞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