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傅毅刘晋威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明代社会发展十分稳定,各方面经济与工业都很发达,工匠因而获得更多的发展,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明清时期,此两地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本文针对明代家具的发展以及繁盛,在以下四个方面:造型、结构、装饰以及木材方面作出分析,从而全面的论述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突出明代家具的巅峰时期,以及制作工艺和结构等。再者,从各式各样的明式家具种类中,体现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充分体现明代家具的繁盛。

关键词:明式家具;造型;结构;木材;榫卯

明代是自汉代、唐代以来的又一家具发展阶段,随着明代的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室内装饰的发展,从而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达官贵人们新建的住宅,需要大量明代椅子桌子以及床作为装饰,这就形成了对于明代家具的大量需求。明代的一批文人骚客,热衷于对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制作方法以及结构的探求,他们的参与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发展以及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以一种出类拔萃的艺术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而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实际上离不开四个方面:造型、结构、装饰以及木材。

一、造型:

明代家具的造型颇具特色,这是其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声的原因之一,而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即使在工业发达的今天同样如此,好的比例使家具在视觉上看起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而明代家具的设计,在它的局部形态中的比例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十分的协调匀称,可以说达到了一种黄金比例。例如明代家具椅子中的玫瑰椅,运用了大量的线条设计,在椅子腿处用榫卯进行连接,用简单的线条突出椅子腿的造型,简洁明了,刚柔并济,线条挺直峭拔,柔而不弱;而扶手方面,用相应的曲线营造内部的造型结构,简单的直角做出扶手,并且符合视觉上的欣赏,没有多余的累赘,实质上就是线的相互组合;在靠背方面,靠背、扶手和椅面相互垂直,尺寸适中,用材细腻,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而且靠背还有透雕进行点缀修饰,使其造型优美,线条简练。

明式家具的要求较为严谨,有着严格的制作标准,这也恰恰说明明代家具以及尺寸十分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功能要求,并且实用性强。再如明代的香几,其造型、几面与底托的直径一样,腿曲线优美,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关系,使得香几重心牢固,松弛有度,亭亭玉直。明代家具同样地,还获得了优美的艺术造型。

同时,在明代家具中,也同样注重曲线与直线的相结合,而道家思想中,强调家具的美学思想,“柔”乃是生命的本体,而直线则显得“刚”,曲线则显得“柔”。因而运用到明代家具的造型设计中,既有直线的挺直刚劲,又有曲线的柔美温柔,使明代家具刚柔并济,拥有极具特色的造型。同时,明代家具中的方圆共体是在造型上方中求圆、圆中求方的造型处理手法,使其充分突出了明代家具的造型特色。

二、结构:

同时,明代家具的结构在中华文化艺术传统上可以算是最经典的方面了,明代家具大量使用了一种中华文化上一种叫榫卯的结构,榫卯是古代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杆件上采用凹部位与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的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可以说,榫卯结构是我国工艺结构文化精神的传承,榫卯工艺是可以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奇特富有特色,而且遵循力学和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

而明代的家具,十分广泛的使用了榫卯这一结构,达到了不用钉子、不用胶的结构方法,十分巧妙奇特,十分的富有科学性,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因为不用钉子可以防锈,不用胶可以防潮,而榫卯的运用,可以适应明代家具的各个种类,例如桌子、椅子、茶几、床等等,适应多方面的结构,符合力学的规律,使之牢固的情况下还很美观,既符合视觉上的审美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榫卯被称为明代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通过简单地咬合,便将明代家具之间木构件相互的结合在一起,由于相互之间连接的木构件形态各异,因此衍变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从而也使得明代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例如明代家具的腿与牙子、面的结合,一般使用夹头榫、插肩榫;而腿与托子座墩的结合,多采用铆钉榫,这种结构多用于屏风、灯台类家具中。明代家具中的结构是经久不衰的,它的结构和做工十分严谨精细,时至今日,明代家具历经几百年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趋于完美,即使在今天,它的结构也依然经典,牢固如初,由此可见,明代家具的结构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三、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以及纹样,可以说十分丰富,风格特点也种类繁多,雕刻、镂空、镶嵌等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用的材料也十分广泛,但是,绝不贪多过多的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的美观以及功能结构,作出精细的装饰,使其纹样以及图案的装饰恰到好处,在视觉上显得典雅质朴,端庄大方,清新脱俗,耐人寻味。

明代家具的装饰纹样也多种多样,但恰到好处,精而不乱,主要有以下几种纹样:

(1)动物纹:这种纹样在明代家具中用的比较广泛,例如玫瑰椅、罗汉床以及各种桌子中皆有运用,主要包括樊龙纹、螭龙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其中樊龙纹运用的最为广泛,多为浮雕的运用,使家具更具张力,更有生机。

(2)植物纹:充分利用自然之美,使家具与大自然的成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美好的思想,主要有吉祥花卉纹、卷草纹、牡丹纹、缠枝纹、灵芝纹、梅花纹、荷花纹、兰花纹、竹纹、菊花纹等等。

(3)几何图案纹:用简单的几何纹样突出明代家具的装饰特征,当时的人们赋予了这些纹样美好的寓意,如云纹、回纹、几何纹、八宝纹、玉纹、仿古纹等,其中回纹是突出的纹样装饰手法之一,它也表达了连绵不断、吉利永长的美好祈愿,通过不断的向内部收缩以通过图案表达出来,而回纹八仙桌就是很好的利用了回纹装饰的这一纹样特点,以及罗汉床的靠背部分也利用了简单的几何纹突出了特点,装饰鲜明又不失典雅。

由此可见,明代家具的装饰风格层出不穷,多种多样,也同样地寄予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以及向往,这些美好的思想愿望都充分体现在了明代家具的装饰风格以及手法上,它们都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加强了民俗文化知识,传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意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期望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具有美好的意义。

四、木材:

明代家具基本上都是采用名贵的木材制作,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各种各样的风格特点,明代家具是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的表现,侧面反映出了明代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明清家具的用材讲究,选材考究,木材的纹理十分细致,并且自然优美,充分利用了自然美的风格特征,以黄花梨、檀木、鸡翅木、榉木和红木为主,这些木材都具有色泽上和纹理上的独特风格,木工们在家具的制作中,除了细致制作外,不做大面积的油漆的装饰,充分发挥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征,形成明代家具独有的视觉上的享受,成为了明代家具独特的风格。

檀木最早是在印度热带森林和岛屿上发现的,当时中国十分喜爱檀木,商周时期,是宫廷等上流社会使用的高档家具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顶级的家具材料之一。明代的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材美工巧”为特点的明代家具特有的风格。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明代的传统家具,檀木家具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家具。例如官帽椅就是使用檀木的其中一种明代家具,它的色泽十分光滑,是檀木的原生色泽,具有极其好的质感,做出的家具也具有极其高的价值,其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有淡淡的芳香气味,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用它做成的明代家具等还具有疗伤养生的功效。

而黄花梨作为制作家具的极好的木材,有着特殊的特性。表现为不容易裂开、不容易变形、以及易于加工和易于雕刻、纹理十分清晰,并且有清香味道等,再加上木工们精湛的手法,明代黄花梨家具也就成为经典家具中的典范了。而且黄花梨不易变形开裂,有着很好的韧性,从而适合制作各种异形的家具,比如弯曲的家具腿、弯曲的靠背等。黄花梨的特征也使得明代家具的造型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和改变,使其造型更加的优美典雅,符合当时名流贵族以及上流社会的审美需求以及使用功能。其中圈椅的设计很好的运用了黄花梨的特征,使其扶手制作成曲线的造型,使得其形状更优美。

五、小结:

明代家具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占有非常重要一席,明代家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的风格特征也繁多,也体现了明代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繁盛,工业水平的高超,侧面反应了明代君主统治的繁盛,才让明代家具得以繁荣发展,不论是绘画、陶器、诗歌以及家具都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家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反映了明代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和文化。时至今日,这种文化和方式依然被延续,今天的明式家具就是深受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影响,保留至今。同时,这种风格特点和文化传统,以及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装饰、木材等也依然会被后人所采用延续,是历史长河中最璀璨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参考文献:

[1]周默.《木鉴》[M].山西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

[2]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三联书店.2007年1月1日

[3]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M].三联书店.2007年1月1日

[4]明.《长物志》[M].中华书局.2017年1月

[5]戴文元.《明韵天工》[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