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0
/ 2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王宇光

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辽宁省抚顺市113000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以清正廉洁的态度,领导着全国人民朝前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中华儿女精神的信仰,对于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号召力的政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就成为党员内部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创新意识

前言

党员干部队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观依据,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阻碍党的建设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鞭策下,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需要在引领方法、工作方式、服务群众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以科学化的眼光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谋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作为,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培养党内凝聚力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的牺牲。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员人数达8700万,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党内的作风建设问题。对于年轻一代的党员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没有先辈们那么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工作作风上也不像从前一样淳朴,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才更有意义。

2、党员作风建设对于全党和人民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者。一直以来,共产党以清正廉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深居民心。在祖国稳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都拥护着值得敬仰的共产党,而对于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是维持党内清正廉明的根本,只有党内作风优良,才能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人民也才能更加相信共产党。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祖国来说,民心就是重心,只有把执政的共产党员作风建设好,人民才能敬重和相信共产党,才能在它的引导下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祖国也能因此更加繁荣富强。

二、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精神迷茫,信仰缺失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不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出现精神空虚和迷茫,把当大官、发大财当作人生信条,爱看的大都是“官场秘笈”、厚黑学之类的书,无视党的政治要求,出现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信宗教信鬼神,处事“求神拜佛”,不信真理信金钱,追求低级趣味的赤裸裸的金钱、权色生活,思想蜕变,灵魂深处早已同党离心离德。

2、作风不正,脱离实际和群众

虽然经历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查处,“四风”有所端正,党风政风民风有所改善,但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脱离实际和群众等问题还现实存在,他们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喜欢做表面文章,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追求轰动效应,说的多,做得少,应付得多,落实得少,没有把会议和文件精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和为人民服务上。有的依然高高在上,妄自尊大,利用公权谋私利,搞权钱交易。生活方面依然出现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比如:出差出游要求特殊照顾,违规使用秘书,长期占用多套住房,把公家配备的车辆据为己有。这些不正之风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违背了党的宗旨。

3、困难面前,不敢担当

少数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担当,不敢亮剑。碰到问题绕着走,在原则问题上打哈哈、和稀泥、装糊涂,小错发酵升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没有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政策、讲大道理;没有旗帜鲜明地同批驳、抵制和歪曲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成就、抹黑人民领袖的言行作斗争;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面对矛盾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不敢坚决斗争,时常表现出来的是软、怕、躲、退,信奉“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与“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信条,不作为、不担当,消极应付、得过且过。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

从党成立伊始,党的领导人就很重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时刻强调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将理论学习视为提高党战斗力的内在催化剂。我们国家历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传统文化方面看,读书、学习不仅是重要的提高自身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从政树德的最好契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执政能力的加强,需要多方面的修身,人格力量的提升是其中分量比较高的一方面,而人格力量的提升最关键的就是要靠不断的学习,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学习增强自身修养的道德情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要想不断拔高自己、修缮自身,经受住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各种考验与挑战,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2、坚持一切从严的选人用人机制

在选用提拔领导干部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一切从严的考核标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将还没有完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干部带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干部队伍中,要切实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加强党执政基础的坚实后盾。党始终坚持和强调党员干部的作风,但在实际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而是总想着以拉关心、找路子、走后门为自己升职的途径,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严格的考核评价系统。首先,要以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为考核的最基本条件,人品好,作风正的党员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其次,对那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及时嘉奖鼓励,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以最好的工作状态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热情当中。

3、用正确的政绩观引领党员干部

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使这支队伍科学化、民主化、年轻化,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其干事业的热情,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稳步增强添砖加瓦。执政能力建设其实就是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树立一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事创业、狠抓落实、将人民的切身利益落到实处的政绩观,形成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执政风气。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年轻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机制,敦促党员干部领导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的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王小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研究[J].兵团工运,2012(2).

[4]祝显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抓起[J].科技信息,2009(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