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

汤小莉

汤小莉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武汉430020)

【摘要】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对下肢丹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下肢丹毒患者外敷治疗1周,加强疼痛,心理,药物的护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结果:采用金黄散外敷,内服清血解毒合剂,配合西医治疗,恢复快,疗效好。结论:金黄散外敷加强了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对下肢丹毒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金黄散;外敷;下肢丹毒;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288-02

丹毒是由B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如足癣,刺伤等侵入,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好发于下肢和面部。本病发病急,症状重,肿痛迅速向周围蔓延成为一片红色损害,其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我院采用金黄散外敷治疗下肢丹毒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8例,女14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单下肢发病者39例,双下肢发病者9例;初次发病者25例,有2次以上发作史者31例;伴有足癣者42例,因足表皮外伤或修甲致伤者14例“体温正常者38例,伴发热者18例,其中体温38以上者6例”抱头火丹19例,腿游风31例,内发丹毒2例。

1.2诊断及排除标准

(1)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要求,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2)排除标准:反复发作已形成慢性皮损者糖尿病患者及肿瘤晚期患者;青霉素皮试阳,丹毒患处皮肤黏膜破损,不宜敷药者。

2.治疗方法

金黄散药物组成:天花粉100g,姜黄50g,大黄50g,黄柏50g,白芷50g,天南星20g,陈皮20g,苍术20g甘草10g,将药物研为细粉,过筛,用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范围大于2~3cm,外敷无菌纱布,连续外敷7日,同时口服清血解毒合剂,配合激素,抗生素治疗。

3.治疗结果

3.1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正常。有效: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血白细胞总数和/或分类计数下降和/或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复发:随访半年复发。

3.2结果

治愈(红肿消退,肤色如常,无淋巴结肿大)26例,显效(红肿明显减轻,皮色稍红,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明显减轻)7例,无效(肤色红压痛)3例,总有效率为91%。抱头火丹19例均1个疗程治愈;腿游风24例1个疗程治愈,7例2个疗程治愈;内发丹毒1例1个疗程,1例2个疗程治愈,5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个月~2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

4.护理

4.1一般护理

病人卧床休息时,下肢制动并保持抬高30°~40°。室内宜保持安静整洁,经常通风使空气新鲜,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患者疼痛加重时及时给予止痛剂,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病人的饮食应保持清淡,重病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期间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忌口辛辣、腥荤和厚腻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白开水,尤其发热期间,每日2000ml以上。

4.2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腿部肿痛不能活动,因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必须依靠别人来照顾,并且对自身的疾病不甚了解,所以容易产生恐惧、忧愁和紧张不安。针对如此状况,我们应该耐心的向患者说明该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治疗中患者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告知病人患肢抬高制动是科学合理的减轻肢体疼痛,促进下肢的静脉回流,消除局部肿胀,加快愈合。病人只需要安心配合治疗,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4.3疼痛的护理

注意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安置患者适宜体位,避免患处皮肤受压!摩擦而增加疼痛,流火患者抬高下肢30°~40°。

4.4用药护理

(1)病人均采用的激素治疗,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并记录激素会产生的副作用,例如:钠水潴留、出血倾向、血糖升高和骨质疏松等,病人饮食上要低盐,与此同时要注重补钙,并定期采取患者的血尿标本,以及检查病人的血糖和尿糖的变化。(2)观察病人的口腔有没有霉菌感染。

4.5传染病的特殊护理

丹毒属于接触性的传染病,需在床边隔离,因其传染性比较大,病人用过的敷料均要烧毁,换过药的用具均要进行严格消毒。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务必要洗净双手,病人使用过的被褥等日用品均要进行煮沸消毒。

4.6防止复发

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时,等到体恢复到正常,患者皮肤红肿的症状消退以后,仍然要持续用药5~7d,防止因治疗的不彻底而使丹毒再复发。要避免接触性的传染,尤其是皮肤黏膜破损者更应该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和足趾的感染病灶,而彻底治疗脚癣也是防止丹毒复发的好办法。同时注意生活卫生,勤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局部的治疗护理在治疗丹毒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丹毒经由正规及时的治疗基本可治愈,但是其复发率比较高,这种反复发作的丹毒,又可称为复发性丹毒,其会导致局部的淋巴管发生阻塞,从而引起淋巴液回流障碍,因此可见,丹毒治愈后进行丹毒复发预防比丹毒治疗显得更重要[1]。

4.7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及时记录,以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更要注意观察患肢局部的变化,如皮肤颜色变化,肿胀消退情况、疼痛减轻的情况等。

4.8脾胃失调的护理

嘱咐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并且易消化,禁止食用辛辣、油煎或荤腥等发物,毒邪内攻型的患者适宜食用半流质餐饮,当出现呕恶等症状时可采用手指按压内关、中脘等穴。嘱咐患者应保持大便畅通,以泻火毒,同时饮用菊花茶,银花露,西瓜汁等,有利于清利湿热。

4.9预防感染

保持患者的局部皮肤清洁,进行擦洗的动作要轻柔,避免皮肤擦伤,水温适宜,患者要进行床边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在出现水疱时应使用无菌针管抽出渗出液,并在无菌操作下对坏死皮肤进行清创处理,注意口腔卫生,穿着的衣物要宽松,不要穿紧身衣,在卧床休息时保持患肢抬高30°~40°,有脚癣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5.讨论

丹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称下肢丹毒为网状淋巴管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主要用青霉素治疗"在临床中经常碰到青霉素过敏患者,并且存在耐药菌。中医称下肢丹毒为流火,多由于素体血分多热,外受火毒,热毒搏结,郁阻肌肤而发,多由皮肤粘膜的破损或足癣糜烂,湿热邪毒乘隙侵入。如意金黄散首见于医宗金鉴,药物组成: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其组方严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方中大黄、天花粉和黄柏是具有清热和解毒的功效,姜黄和天南星具有止痛的功效,陈皮、苍术和天花粉具有燥湿之功效,大黄、天花粉和白芷具有消肿和排脓的功效。此方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药理研究也表明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亦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2]。中药采取内服外用,并内外兼治,既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又能治病求本,再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其总治愈率和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治疗,并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1.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