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走进习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悄悄地走进习作

关志波

关志波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关键词〕作文能力培养小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仔细琢磨这句话,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来理解: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有意见有消息要让大家知晓,写成文字就是作文;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作文;有时心中特别高兴或愁苦,却没有机会告诉别人,写下来就是作文。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而应“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像学说话一样,悄悄地走进习作,不知不觉中学会使用书面语言。

1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把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面对习作无话好说,无情好抒。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在教学中还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2培养学生学会积累、学会遣词造句的能力

之所以语言材料不足,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由于平时积累的语言少,所以习作中出现内容过于简单、语言单调贫乏的现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是建筑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尤为重要。语言材料积累得多了,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学会了积累,语言材料足了,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遣词造句。大家知道每一篇文章或一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段构成,在一篇文章或一篇课文中,每一句话由字、词组成,每一段话由句子组成,一篇文章或一篇课文由若干段落组成。因此,字、词、句、段、篇中,句子是重要的纽带、重要的链接,句子教学很重要。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好词佳句并善于运用,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情有感、有声有色。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写周记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平凡细小的事进行组合,然后通过作文进行交流。许多老师都认为只要让学生天天写日记,其习作能力就能提高。我认为写周记比写日记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因为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他们收集不到各种生活材料,天天写日记就会变成记流水帐,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他们产生厌倦的心理。一学期,我让学生写日记,一学期,我让学生写周记,两者进行对比,我发现写周记的内容就不像写日记那样空洞,变得丰富多彩了。而且学生们也乐于写周记,这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周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4创设习作情境,文思泉涌

习作的情境非常重要,《文心雕龙•博采》云:“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儿童的情感与需要相联系,在写作时具有动力的作用。创设习作的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激活作文的思路。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就能使作文成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的一种手段。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许多学生不留心观察,提起笔来,依然无话可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抑制地发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从而进入“情动而辞发”的状态,真正形成自主作文能力、实现习作教学之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悄无声息地让学生走进了习作。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上面一些做法外,还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批改与讲评。在作文讲评中,应以表扬为主,进行典型讲评,提倡评后作文。讲评时,针对作文要求和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评。教师要给学生下准确的评语,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扬长避短,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临西镇校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