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陈东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陈东然

陈东然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工程成本反映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须依据成本管理的条件、内容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法,从竞标开始到施工完毕,每一环节都要按成本控制的程序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控制、分析、考核及整理文件资料和编制成报告工作。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对策

1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常规问题

1.1项目人员成本意识薄弱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成本控制要通过施工团队的集体努力,而不是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有些项目经理直接将成本控制的责任直接归属于成本管理主管或是财务人员,致使技术人员只管技术和质量,生产人员只负责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材料人员只负责材料采购和进场的点验,资料员只负责资料整理,核算员只负责核对进度款,形成表面的职责清晰,但实际上岗位间的沟通协作不足,造成成本控制责任不到位。如:技术人员在技术方案的论证时,不重视成本控制,仅从保证工程质量的角度,倾向于选择方便施工的技术方案;材料人员只选择优质高价的材料;生产人员为了工程进度忽视人工成本的高低等,一切从工作职责出发但又毫无意识的增加了项目成本。因此,成本控制的意识对项目管理非常重要。

1.2项目成本控制未实现全覆盖

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贯穿项目的全过程,该流程自施工准备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移交后质保期结束,涉及到人工、材料、机械、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多项内容。无论是在工程的投标阶段还是在施工准备阶段,或者施工过程中乃至工程竣工,都离不开成本控制。但是,项目管理人员往往重视项目的首尾,而忽略中间过程,如对劳务用工的模式、材料的采购的价格和使用的消耗量、工程设计的变更涉及的工程索赔等环节不够重视,在工程索赔中出现一般只有建设方的口头承诺,而未及时取得纸质的签证单和变更单,造成缺少结算时最重要的依据,直至项目决算才开始了解项目的成本费用情况,也就是说并未将成本控制覆盖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自然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本控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资金进行的控制,它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能够调节内部的资金流向,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无论企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保证顺利发展,从而提升内部实力,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前提就是具有完整的资金链作支撑,而企业不断革新,加强控制的目的也在于资金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所有控制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对企业的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能够使管理者明确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对企业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控制管理对策,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的节约,找到企业管理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水平。最后,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进步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通过对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能够有效节约资金,明确企业各个环节的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成本的控制还能发现市场对现代化企业的具体要求,从而改变内部的管理对策,加强技术创新和手段创新,从而立足长远,实现发展。

2施工企业进行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施工企业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控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材料控制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资金支出就是材料费用,原料成本以及机械设备支出是整个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部分,减少原材料的资金流出是保证成本控制的前提。所以,施工企业在动工前一定要仔细调研市场,明确原材的具体价格,对于使用量大且相对比较昂贵的材料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对策进行选取,并严格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避免原料丢失等现象。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准确的记录,对边角余料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节约资源,做到成本的有效控制。

2.2健全完善有关成本控制的具体制度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作基础,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更是如此。由于它所涉及到的项目众多,因此,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控制规章。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确保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例如采购与验收分离、物品保管与记录分离等等,从而保证内部工作的清正廉洁;其次,细化制度规范,保证内部各环节的准确性,落实岗位责任制,避免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的现象,并做到与实际相连;最后,完善审查制度,抓好保证成本有效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明确审计人员、审计时间、审计内容,并定期进行核算,避免渎职现象的发生。

2.3完善组织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成本的有效节约,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益,在工程项目开工前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部门,配备既懂管理,又懂项目建设的人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还要健全规范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具体人员,保证有据可依,有规可守,从而形成全员管理的良好局面。企业施工成本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建设人员的能力素质,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施工人员能力素质过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开支。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适时的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在他们上岗前就进行岗位职能教育,并利用先进设施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找到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另外,还可以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即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到企业内部进行工作,并派遣有潜力的员工对外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更好的进行成本控制,减少资金外流,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清思路,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可以做到切实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成本、质量、进度相统一;求得最佳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信誉,为以后建筑工程管理起到借鉴作用,来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韦柳.浅议施工企业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249,251.

[2]雷良霖.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其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