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浅谈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李丽萍

李丽萍

(云南省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75005)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法律观念的日益增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护理工作潜在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241-01

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在医护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法律与其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建全和卫生法规的逐步完善,医疗护理中的法律问题不仅受到医护界的高度重视,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己,以及如何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同时应用法律等手段来规范和调整各种护理活动,以满足法律建设和护理发展的需要。

1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侵权行为与犯罪

侵权行为是指对个人或许多人的人身权利的行为侵犯。犯罪是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前者可通过民事方式如调解、赔礼、赔物、赔款等来解决:后者会依法受到惩处。在医院里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比其他医务人员更为密切,在护理中应防止侵权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如果不重视病人的主诉或尊严,引起病人不满,这就侵犯了病人的权利。如果因为护士没有认真收集有关资料而延误了抢救时机,则被视为犯罪,应依法受到惩处。

1.2收礼与受贿

救死扶伤是护理人员的神圣职责,不应借工作之便谋取额外报酬。但是在病人康复出院之后,出于对护士精心护理的感激之情而自愿馈赠少量的纪念品,原则上不属于贿赂范畴。若是护士主动向病人及家属索取巨额红包等不义之财,则犯了索贿、受贿罪。[2]

1.3护生的法律责任

护生是正在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工作的权利。按法律的含义,只能在职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按照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为病人实施护理,否则她的工作将被认为是侵权行为。如果在执业护士的指导下,护生因操作不当给病人造成损害,发生护理差错或事故,除本人负责外,带教护士要负法律责任。护生如果未经带教护士批准,擅自独立操作造成病人的损害,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病人有权利要她做出经济赔偿。所以,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应该明确自己法定的职责范围。

1.4执行医嘱的原则性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对医生下达的医嘱应不折不扣地执行,随意签改医嘱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均被视为违法行为。但是,护理人员若发现医嘱有明显的错误,则有权拒绝执行。如果在护理人员提出明确的质疑和申辩后,医生仍执意强制要求其执行,那么,护理人员将不对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负任何法律责任。

1.5麻醉药品与医护物品管理

“麻醉”药品主要指的是哌替啶、吗啡类药品,临床上常用于晚期癌症或手术后镇痛以及一些危重病人的对症处理。护理人员若利用自己的权利将这些药品提供给一些不法分子倒卖或吸毒者自用,则这些行为事实上已构成了参与贩毒、吸毒罪,对护士的职业生涯,无疑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严格抓好这类药品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专人保管,建立麻醉、贵重药物交接制度,按医嘱和专门处方领取和使用,并经常向接触这类药品的护理人员进行教育。

1.6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作用

新近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医疗事故时,医疗机构负有举证责任。因此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医生、护士观察诊断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疗机构是否负有医疗事故责任的法律依据。在法律上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临床护理记录在法律上的重要性,还表现在记录本身也能成为法庭上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诉讼之前对原始记录进行添删或随意篡改,都是非法的。

1.7其他

如护士做病人出院的护理工作中、参与病人遗嘱的处理过程中,护士在尊重病人的宗教信仰、参加职业保险等方面都会涉及到有关法律问题。护士应持审慎的态度。

护理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职业。护理从本质上说就是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权利和尊重人的尊严,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佳身心护理。因此,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时刻以护理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从法的角度来审视护理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学法、守法、执法的习惯,运用法律武器调整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义务,维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周颖清.护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