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转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转换研究

范丽芳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650106

摘要:现如今,国家发展越来越好,极为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不断地改革对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队伍无疑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尤其是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他们担负着管理学生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重任,还是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所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辅导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具备过硬的职业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工作。然而,在实际教育中,高校辅导员队伍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专业知识欠缺,职业规划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辅导员的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教育发展中,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提高专业素养、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等,才能真正的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转换研究

引言

辅导员在大学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时代下国家在赋予辅导员更多必要保障的同时,也对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在与时俱进的前提下,辅导员要秉承初心,明确使命,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增加职业幸福感,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努力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像绣花一样精细,实现自身价值。

1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

1.1工作对象不一

辅导员在工作中所对接的对象不仅仅是在校大学生。从个人事务来看,辅导员工作会涉及与学生相关的所有部门;从社会角度来看,辅导员工作涉及各家用人单位,辅导员不仅要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也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与渠道,做好就业指导;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学生,辅导员工作还会涉及学生家长。

1.2工作涉及面广且内容琐碎

众所周知,辅导员的工作细致而繁杂,深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到课情况到宿舍内务管理,从评奖评助到突发事件处理,从心理辅导到就业创业咨询,从党团工作建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无疑都有辅导员的参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的自身素养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工作时效性强

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相处最多的群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不会立竿见影,但经逐年累月,对学生教育与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这就体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但辅导员并不能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信息,不能完全快速了解工作成效,这就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辅导员不断进行工作创新。

2基于服务理念的高校辅导员角色转换路径

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新特点的背景下,要努力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辅导员要从学生的发展以及他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工作,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大学生服务人员。

2.1提供具有“责任心”的服务

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社会角色,本身就承担着该角色所赋予的责任,这种角色责任就是“生活在一社会中所时常感受到的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职责、任务和使命”。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员,具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责任。这种责任一般是外在的,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这些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主体自身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主体的道德品质。对高校辅导员而言,既然社会角色赋予了服务于大学生的责任,那么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践当中就更应该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使这份外在的责任变成辅导员主体的内在情感和意志,成为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精神指导。唯有从内心深处切实地把大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才能在工作当中更加认真地对待大学生的一切合理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生活管理当中,高校辅导员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时刻想着学生的利益,学生随时需要帮助,就要随时出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当一个学生在校园发生意外的时候,即使辅导员已经下班或者不在学校,也应该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学生提供帮助。

2.2提供具有“耐心”的服务

辅导员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了,他们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多自我的东西。高校大学生的这些新特点使得辅导员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更加耐心的心理素质。首先是专业学习方面。现在的知识不仅量大,而且比较难。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达不到学习的要求和标准,这时,辅导员就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习。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面对他们,辅导员不应该责备,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其原因的基础上给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其次是思想和行为方面。辅导员在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不仅不认真学习,还在日常行为和思想上起消极的影响作用。对待这样的学生,辅导员要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耐心地、不厌其烦地与其进行沟通,使学生在感受到辅导员对其不离不弃的耐心后,明白和理解辅导员的良苦用心,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改正。

2.3引导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规划,探索发展空间

创设一个多元化发展空间和路径的辅导员职业规划路径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成长显得非常必要。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开展辅导员专业能力培训,拓展辅导员队伍工作和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之路,同时也应该进一步细化和拓展辅导员成长空间和规划路径。与教师职称晋升、管理人员职务级别晋升不同,高校辅导员队伍却似乎游离与队伍之外,不具有明确的发展路径。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单位职能权限,探索适合辅导员自身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划的成长路径。比如,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规划选择自己是从事教师队伍职称评定系列,还是选择从事管理队伍走职务晋升的途径,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双肩挑”路径。拓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水平和发展渠道,从而更加科学地提升高校辅导员角色和职业发展定位的科学化水平。

结语

在高校的教学开展中,每一个辅导员都不能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必须不断认清自己的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明确的自己的角色定位,必须经过从定位向认同的转化,明晰自己的地位、身份、能力以及承担责任。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大学生谋利益,为大学生服务,端正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的沟通中,尊重学生,为人师表,处处成为典范和榜样。此外,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运用专业的能力素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敢于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促进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景鹏.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问题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7.

[2]任跃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林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