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周期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全面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全周期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全面融入

陈增良艾路阳

渭南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传统工程管理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病,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很有必要,其中全周期理念的融入能够有效促进工程管理的健全和完善,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及效率。本文简单介绍全周期理念及其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实现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全面融入展开探讨。

关键词:全周期理念;工程管理;工程项目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却暴露出诸多弊病,无法充分满足管理质量要求。而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施工本身可以看做一个完整的周期,只有对其全周期进行细致、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其整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将全周期理念融入到工程管理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程管理问题,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周期理念及其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全周期理念就是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与核心的管理理念,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施工和养护管理中。简单来说,全生命周期就是囊括了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环节与过程的一个完整周期,对建筑项目工程施管理而言,从工程的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结算的整个阶段,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也就是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和阶段。

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下,由于全周期意识和理念的不足,整个管理活动存在对部分环节管理欠缺、各环节和阶段的管理过于独立的问题。将工程管理重心完全放在施工阶段,从而导致工程设计及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有所欠缺,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也缺乏足够完善的管理制度。另外,传统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与阶段的管理过于独立,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够,从而导致整体不够统一,容易出现偏差。而在全周期理念下,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这两大问题将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全周期理念全面融入工程管理的策略

(一)培养管理人员全周期管理意识

为了确保以全周期管理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有效展开,首先需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全周期管理意识,强化管理人员的全周期管理思想。只有这样,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活动中,才能充分遵循全周期理念进行管理,从而确保全周期理念在工程实际管理中得以充分应用。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就全周期管理模式、方法、内容等展开培训,让管理人员深刻意识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熟练掌握相应的管理方法,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养成良好的全周期管理意识。久而久之,管理人员能够形成习惯,摒弃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将全周期理念彻底融入到工程管理之中。

(二)构建全周期管理组织机构

全周期理念全面融入工程管理,必然需要相应的、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做支持,否则很难促使工程管理充分适应全周期管理模式与方法。在构建全周期管理结构体系时,一定要以工程项目的全周期为基础,设置对应完善、统一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说,组织机构必须要能够促进整个工程管理活动的统一运作,而不是将其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部分,并对各个工程阶段与环节进行独立管理。全周期理念下的工程管理结构必然是针对工程全生命周期而统一、完善的。另外,全周期管理结构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充分遵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以提高管理质量、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率为根本目标。由于建筑项目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如项目方、开发方、业主方等,因此在构建全周期管理结构体系时,还需要充分平衡各方利益,其中的重要管理岗位及部门需要由各方共同协商和安排。

(三)应用全周期管理手段与方法、

为了确保全周期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还需要充分应用全周期管理手段与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建筑项目工程特性,创建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起到辅助全周期管理的作用。在实际管理中,该系统的作用在于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其信息囊括了整个工程管理所有阶段、所有方面的内容,包括从一开始的启动阶段到最终的竣工结算阶段,内容也广泛涵盖了工程成本、施工人员、材料、部门等。在该系统的辅助下,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等都将变得更加简单,从而为全周期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四)设计阶段的全周期管理

设计阶段作为工程施工的初始阶段,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作工程管理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全周期理念下,其应当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同时要与后续的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后续的其它因素,从而保证设计方案充分合理,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设计单位根据收到的基础资料和现场考察资料,结合建筑单位的要求展开设计,并以保障质量、节约成本为基本目标。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出现各种事故、意外等,在设计阶段还需要充分搜集各种设计参考资料,如工程地点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地震等级等。结合这些资料进行设计,是贯彻全周期理念的要点之一,能够为后续的施工及竣工阶段提供良好支持,从而实现对工程管理的全周期、统一管理。在设计方案确定过后,需要结合相关标准、施工可行性、经济效益等对其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在各方面都能做到高度统一。其中,施工图纸作为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基础,尤其需要强化对其的审核与管理,充分凸显其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后续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全周期理念的有效体现。

(五)施工阶段的全周期管理

在全周期理念下,施工阶段可以被看作是工程管理的承上启下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直接决定管理质量与效率的部分。其中,充分体现全周期理念的一点在于施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既是对设计阶段的造价预算的调整与修正,也是决定最终竣工验收阶段造价预算与实际成本差异大小的核心。因此在施行全周期管理模式时,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加以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充分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展开造价动态管理,从而确保造价始终处于可控、合理范围内。另外,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的控制也要与全周期理念相符。其中,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以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为基础和标准进行施工;而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则需要结合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调整与控制施工进度,尽量避免拖工期、赶工期的情况出现。

(六)竣工结算阶段的全周期管理

在建筑项目工程的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管理活动中,全周期理念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上。由于竣工结算阶段已经是工程全周期管理的最后部分,因此其管理重点在于对整个建筑工作管理进行结算,其中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合格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以设计图纸为基准,确保所有施工任务都已经完成,并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在确定建筑质量合格且最终效果与与其相符后,则可以完成建筑工程的验收。另外,竣工结算阶段的全周期管理还体现在建设成本上,将建设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确定二者之间不存在较大差距,避免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三、结束语

对现代建筑项目工程而言,工程管理需要全周期理念的融入,才能充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保障管理质量及效率,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培养全周期管理意识、构建全周期管理机构、应用全周期管理手段及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全周期管理办法等方面,对如何在工程管理中全面融入全周期理念进行了研究,但愿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震亚.全周期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在房地产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60.

[2]程世超.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研究[J].居舍,2018(09):113.

[3]张雪辉.建筑项目工程全周期造价管理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