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显微中医时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4

论显微中医时代

范维乾

范维乾(汉中市中医医院陕西汉中723102)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7-0132-04

【摘要】黄帝们只凭一双肉眼观察人体生命,创造了中医学,笔者称为肉眼中医时代。今天,借助显微镜等现代科技,人们的视线延伸到了分子细胞领域,作为人体生命科学的中医学不可能视而不见、原地踏步,停留在肉眼时代,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必然也必须大步挺进微观领域,笔者称为中医学的显微时代!在笔者的系列论文中,已经讨论了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从世纪之交开始,中医学的肉眼时代即将过去,显微时代已经到来,一个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研究人体生命的新纪元到来了!

【关键词】分子细胞人体社会科学普遍联系用中医来化西医新纪元

中华先祖们用肉眼看人体创造了中医学,笔者谓之“肉眼中医时代”。今天的生命科学已经到了分子细胞水平,“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分子细胞如大山挡道,中医学面临着和现代科学接轨对话的严峻考验。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旭日当空,东风万里!从1987年以来,钱学森先生提出了“用中医来化西医”的新观点,民间中医界提出了人体社会科学和人体社会互联网创新理论,认为中医学是人体的高级自然科学,有“拿来”分子细胞的本能,从而挺进微观,进行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的研究,笔者称为中医学的显微时代[1-5]。

《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说:“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认为人体如同社会,有百姓和政府官员。在其藏象理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肺者相傅之官等等,明确告诉人们,人体是一个社会,中医学是人体的社会科学!

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笔者归纳为十一个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即物质性、矛盾性、统一性、时空性、系统性、社会性、有序性、层次性、凝聚性、恒动性、可变性。黄帝们视人体为社会,恰恰社会就是十一个规律性的写照。因为群居的百姓们必然发生普遍联系,在凝聚性的作用下出现了中央指挥系统即政府官员与百姓群体这两个层次,两个层次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社会的秩序就是有序性;其生产、商贸、军事等等社会百态是运动的、变化的、系统的;就变化而言,一时一态,谓之时空性……

今天我们说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这恰恰与百姓说不谋而合,笔者称为细胞百姓。是细胞百姓的普遍联系形成了人体社会。社会的要素是同类生命个体群居;发生普遍联系而成为一个互联网;共享资源,利害相关;统一协同而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都是程序与系统;有中央和四周、上和下、天和地、内与外等等层次。总之,人体社会是分子细胞们联系为巨系统,巨系统联系为互联网。这个互联网必然遵循十一个规律性。

大厦是宏观,砖瓦水泥钢筋等就是微观;学生是微观,学校就是宏观;细胞百姓是微观,人体社会就是宏观。微观升华为宏观,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微观服从宏观,宏观包容涵盖微观,微观不能取代宏观与涵盖包容宏观,笔者称为“宏微规律”。凡物质世界必然由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构成,人类社会、蚁蜂社会、鱼群社会、人体社会无不如此。

如何研究人体社会互联网,对于今天掌握了高科技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钱学森说:“恰恰是我们祖国医学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跟今天最先进的科学能够对上号”[6]。黄帝们没有现代科技,只凭肉眼看人体,但他们把人体看成社会互联网,创造出的藏象理论即巨系统理论体现了十一个规律性及“宏微规律”,是研究人体社会互联网普遍联系的专业学术语言。今天我们是用手机和电脑的高科技的网络时代,黄帝们创造了人体的网络科学,难道不是高科技?

《黄帝内经》说:“胃为之市”,凡生命活动都是生产活动,将原材料加工为产品,成为供应人体“市场”的“商品”,而不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不是为了自己,红骨髓是为整体生产血细胞,笔者谓之“市场化的大生产”,中医学称为脾主运化。广义的运化指一切生命活动,狭义的运化指营养物质的运化。“运化”一词极妙,在运动中变化,在变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态,如糖在血脉是血糖属于“津”,糖藏细胞是糖元属于“精”,前者在天为火,后者在地为水;前者属于心,后者属于肾;心用糖肾藏糖,用糖则糖升,精升为津,藏糖则糖降,津降生精;肾水虚则不能藏糖(精),心火旺则血糖升。仅就糖来说事,就有不同的生命态,中医能够将这些瞬间即变的“态”摄像定格锁定,然后临床时“辨态‘证’施治”,滋肾清心、滋阴潜阳以“降”为目标是治疗糖尿病的不二法门。“证”就是“态”,但传统的“证”局限于病理性范畴,而“态”则包括病理与生理两个方面。在以上讨论中不难看出,心肾水火升降等藏象语言将矛盾性、统一性、层次性、时空性、恒动性、可变性、系统性等等规律性及宏微规律巧妙灵活地用在了人体,将东西方医学融合一体,巧夺天工,别开生面,难道这不是人体高级的自然科学?

食物来自动植物,动植物来源于太阳能,脾主运化将动植物的太阳能转变为人体的能量和建筑材料。这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故称脾为后天之本。但脾主运化不等于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旦称为“脾”,就具有了程序与巨系统的新内涵,就“登录上网”,而天地阴阳、心肾肺胃、升降水火等就是人体生命态上网时的网络术语。

《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将人体与大自然联系为一个互联网,谓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黄帝内经》说:“脾者土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脾的运化功能存在于一切生命活动中,脾土健运则分子细胞们生命力旺盛,如同地球之土滋养万物生灵一样,所以称脾土为人体之本。人到了新环境,如从南方到北方,到西藏高海拔地区,还有乘车、潜水时,环境的改变影响了脾土,有人尤其小孩子会有茶饭不思,恶心呕吐腹泻等“换水土”症状。在炎热多湿的夏季,这个外湿就会影响脾土的运化而产生内湿,谓之“湿伤脾、脾恶湿”。这时用健脾燥湿、芳香化湿的方法去治疗,祛湿而脾土健运,谓之脾能胜湿和醒脾。社会因素如富贵贫寒饥饱喜怒也影响脾的运化,如腹饥进食时突闻恶信,立马胃脘饱胀;经常油腻食物,出现舌苔厚腻,检查血脂高,谓之脾运失职,痰湿困脾,肥人多痰。工作紧张,心情压抑郁闷,胃脘堵闷打嗝,饭食不香,眠少倦怠,这是精神因素影响了脾主运化,中医称肝木尅土,用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其中的疏肝指调节神经内分泌及相关酶系统所形成的运化程序的有序性。不仅脾土如此,凡心肾肺胃等藏象都和“天地”相联系,如冬天万物收藏蛰伏,肾藏精优势,饭量大增,体重增加。春天草木发芽抽枝,分子细胞也朝气蓬勃,此种生命态谓之肝木主生发喜疏泄条达。而其“制动”方面谓之肾阴,肾阴对肝木之“动”的制约作用谓之滋水涵木。肾阴如冬,肝木如春;如果肾阴虚之人,如同冬季收藏之令不及,春天肝木过动而“阴虚内热”,细胞生长“出格”,就会发生癌瘤之患。阴虚内热之体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病变,春天肝阳上亢,心脑与其它细胞一样功能旺盛,对血液的需求增加,容易发生心梗与脑梗。今天的现代科学在说环境之农药、甲醛、射线、暖室效应等等对人体的危害,而中华先祖在几千年以来就形成了“天人相应”的医学理论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其先进性在今天仍居于人体科学的领先地位。

脾主运化是程序与系统工程,如同工厂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一环套一环。这个程序来自“胎里带”,是先天肾精DNA的遗传因子所决定,因为脾主运化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有复杂地管理调节机制,这个机制也来自肾精DNA,此种生命态谓之肾为脾之母,故中医有脾肾双补之说。脾主运化包括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血脉的运输、肝脏的加工厂作用以及细胞内的氧化所组成的一条龙生产线。细胞前的运化只是前期工作,营养物质即水谷精微只有到了细胞,经过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系统的“运化”才能变成人体可利用的营养物质,故细胞百姓是脾主运化的终极场所。如同电视机、牙刷等等商品在铁路、商店只是运输,只有到了千家万户,才能发生它的作用。经过运化,一部分成为建筑材料,一部分变成了ATP(三磷酸腺苷),前者称为肾精,后者称为元气,二者发生的生命力谓之“神”,故有“精气神”为人身三宝之说。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天气也”(素问太阴阳明论),“天气通于肺”(阴阳应象大论),“五藏六府,肺为之盖”(灵枢师传篇),“肺者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人体的最外层和最上层是一个生命态,谓之“表”。张景岳说得好:“胃属三阳,故主天气”[7],陈平伯说:“邪郁肌表,肺胃内应”[8],王孟英说:“肺胃大肠一气相通”,孟英临床时,把肺胃作为一个藏象看待,称为肺胃通降或肃降。所以,笔者称肺胃都是人体之天,都在表是最外层,都主受纳。故人体与外环境的物质交换及进出口属于肺胃。水谷与大气从口鼻进入,是肺胃的受纳功能。《黄帝内经》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天元纪大论),“阳从左,阴从右”(素问方盛衰论),这是用八卦图的左东右西论人体,从而有了左升与右降之说。心肺胃是一个主降系统,肾肝脾是一个主升系统,前者是右降,后者是左升。受纳属于右降系统,是心肺胃主受纳,人之饥饿欲食之念先由心起,美食口福享受之乐也在于心。将外环境的大气与水谷纳入人体,是人体生命之本,如此重要的生命问题,身为人体大主而主神明的心岂能不闻不问?肺胃之受纳是受心神明主使,肺胃主受纳体现了心神明,心肺胃右降则主受纳。汉代的张仲景称胃为“心”,清代医家称神昏为胃热,笔者称为心(肺)胃一体。

《黄帝内经》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蒋式玉说:“胃之纳,脾之运,皆火之运也”[9]。肺胃吸入天阳之气即氧气,氧气即“天火”,有“火运”或氧化作用,氧化属于肺胃之热,有了此火,才能主腐熟,腐熟包括氧化。因为来自动植物的水谷精微属于“阴湿”之物,必须经过氧化之火的腐熟,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黄帝们认为水谷精微先要经过初级加工,然后才能“上归”而进入高级的天火的“火运”,所以,脾主运化分为初级的脾运阶段和高级的肺运阶段,后者是有“天火”的“火运”即肺胃之气的氧化。因为肺胃氧化之火必须在一定的场所或容器内进行,就是在肺胃的受纳中进行,在“阳明之府”进行,虽其火熊熊,不见火象,如果逸出府外,就成为弥漫气分的阳明之热,就能灼伤自身。细胞溶酶体也是一个受纳腐熟之“器”,所谓溶酶体溶解,溶酶体酶逸出,损伤自身组织,属于阳明肺胃之热。所以,氧化必须在受纳中进行。同时,肺胃自身有阴气,即肺胃之阴,有抗氧化功能。人们所说的超氧化,超出了受纳与阴气的限制,属于阳明燥热。以上所说,和现代科学之细胞内的酵解即无氧氧化是初级阶段,线粒体的有氧氧化是高级阶段完全一致。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是“上归于肺”。肺胃的氧化也属于元气的原动力,笔者称肺胃主氧化主元气。

《黄帝内经》说:“夫精者身之本也”(金匮真言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精化为气”(阴阳应象大论),张景岳说:“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也”,“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7],“形即精也,精即形也”[10],“精即气之根…‘精化为气’即此之谓”[7],“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10]。人体的基本结构物质是“肾精”,精有成形作用,相当于蛋白质和细胞,这个生命态谓之肾藏精。肾如冬主收藏,肾精中蕴藏蛰伏着生命原动力即元气,是肾精的未激活、睡眠状态,如同人有清醒与睡眠一样。《黄帝内经》又说:“肾上连肺”(灵枢本枢篇),肾精激活而释放元气发生原动力作用(包括释放氧气发生氧化作用)就变成了肺的元气。这个由静到动、由肾变肺的生命态形成了一个肺天肾地的“小天地”层次。人体有许许多多的“小天地”,如ATP与ADP也是一个小天地,二者都是肾精化生的肺胃之津,前者受纳了能量而重浊在地属于水,后者释放了能量而清轻在天属于火。如果ATP缺乏,则气阴两虚;同时ADP相对有余,则肺胃燥热。

《黄帝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即原气、元气,因为本源是肾精,也是肾气。元气藏于肾精而发于肺胃,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张景岳说:“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气,藏于坎中,此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化,此实生之本也”,“命门有火候,即元阳之谓也”[10]。西医学也有蛋白质原动力之说,但中医学称为元气后,就成为系统学概念了。肾精的存在形式是核酸、蛋白质和细胞以及“精升为津”生成的肺胃之津,如氨基酸和多肽、核苷酸、脂肪酸、葡萄糖等都是肾精化生的津,肾藏精,肺胃藏津。凡ATP、激素、介质、递质、细胞因子、酶、补体、抗体、细胞、组织脏器等等,虽五花八门,都是肾精与肺胃之津的客观存在,元气是其生命力的“发动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10],笔者称为命门元气轴,即命门肾肺胃-精津-元气。核酸DNA也是肾精,与蛋白质和细胞之后天成形之精不同,它是先天遗传之精,决定形体之蛋白质和细胞“生老病死”的结构和功能,可称为先天命门肾气。由核苷酸生成的ATP属于能量元气,其它元气是功能元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细胞因子、肌肉收缩力、管腔舒缩力等等都是功能元气。

《黄帝内经》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六微旨大论)。一切生命物质如分子细胞、组织脏器都是“器”,核酸、溶酶体、线粒体、血细胞、胃肠道、血脉、肾单位等等都是“器”,无不发生升降宣收(出入)的运动变化。黄元御说:“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11]。吴达说:“离火清降则肺金行其收敛之政,赖胃气以下行”,“胃不得降则心火上炎”,“坎水温升则肝木遂其疏泄之性,赖脾土以上达,上达则成魂,升于君火则为神,而离中之一阴寓也”,“脾升则化木火”,“肝木内胎君火”[12]。《黄帝内经》说:“阳从左,阴从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在中医学创立时,从八卦图演绎了左升与右降的藏象理论,到了清代的黄元御等,提出了八卦藏象理论,使心肺胃成为一个右降系统,肾肝脾成为一个左升系统,王冰说:“阴阳间气,左右循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左升起于坎而达于离,右降始于心而至于肾,这里的左右是指八卦图。笔者称,心肺胃主右降主宣降,肾肝脾主左升主收升。此说是中医学藏象理论有史以来的一次大总结,藏象们紧密团结为一体,阴阳升降、天地变迁清楚分明、提纲挈领。由于中医学自身宏观性能的高度提升,才具有了涵盖微观“拿来”分子细胞的能力。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无不可以用升降宣收四个字去概括。如乙酰胆碱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属于右降,肺胃宣降则信息传递通畅,心神明得以下达于肌肉,才能心到手到眼到。如果肺胃宣降失司,乙酰胆碱传递不畅,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神明不能指挥运动肌,就会发生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为“痿症”,诸痿皆属于阳明,要从肺胃论治。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升降出入”,肝气收升则细胞钙值升高,发生收缩;肺气宣降则细胞钙值降低,发生舒张;钙离子性阴寒,属于肝阴内收的风寒之气,即寒主收引。

“器”就是容器,结构很简单,是一层“皮”受纳着内容物。笔者称这个“皮”为“皮膜”,肺胃合皮膜而主表主受纳主腐熟。人体是一个“器”,脏器、细胞、分子都是器。肺合皮毛只是体表的皮肤及汗孔,而肺胃合皮膜就能进入分子细胞层次。凡氧化、凝血、免疫、信息传递等等都以“膜”为平台,肺胃合皮膜是“表”生命态的高度概括。

肺胃主表,是人体的“藩篱和大门”,物质外入,达于皮膜,肺胃内应。病原体微生物如病毒、病菌等,与食物一样,也是异体蛋白、脂质和多糖,但它们不是营养人体,扮演人体敌人的角色,以人体的血肉之躯为食,使人生病致死。食物与病原体二者进入人体后的变化都是受纳腐熟氧化,前者是营养性受纳,后者是抗病性受纳即免疫。受纳后的第二步是腐熟,指外源性的非己之物被加工,使之由“生”变“熟”。如肾上腺素来到了细胞,对于细胞来说它是非己之物,被细胞的皮膜受纳与腐熟,才能发生它升糖升压的“左升”作用,而肺胃之受纳腐熟则属于右降,肺胃右降则肝脾左升。抗原指细菌等病原体,达于皮膜,肺胃内应,对其进行了受纳。然后产生了属于卫气的抗体与补体。抗原如钥匙,抗体如锁孔,是匹配关系。抗原抗体补体三者形成了一个“胃”,肺胃宣降而肃杀,行秋冬之令,在抗体的受纳下,补体酶的腐熟下,将病原体消化于无形。《黄帝内经》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灵兰秘典论),人体的管理谓之治节,除了整体层次的治节,还有分子细胞层次的治节,比如抗体的记忆功能,不需要经过心脑的思考指挥,它能自动产生,自动应敌,这是分子细胞层次的心主神明。笔者称,人体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在微观的分子细胞层次也有心脑,如核酸DNA就是微观的心脑,笔者称为核脑。大脑与核脑联系为一个脑系统,微观与宏观相统一,都是心肾统一体,其体为精髓,其用为心火。

上述讨论表明,中医学的阴阳表里升降、精津、心肾等等都是微观的分子细胞们在普遍联系后所形成的宏观层次的人体“互联网”语言,体现了微观升华为宏观,宏观涵盖包容微观之“宏微规律”,雄辩地证明了中医学理论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从来没有脱离微观的分子细胞;证明了中医学理论能够“拿来”分子细胞,人体的分子细胞必然要向体现十一个规律性的中医学概念升华,证明了“用中医来化西医”(钱学森)是可行的。在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中医学,使之与现代科学接轨,实现中医现代化问题上,我国主流医学界主张“用西医来化中医”,奉行“用树木解释森林、用士兵解释军队、用花草解释园林、用分子细胞解释人体社会”,此种“西化中医”的观点和做法是背离科学发展观的“伪科学”。此患不除,中医必亡!

本文在尊重中医自身的规律性和先进性科学性的前提下,对前人理论作了总结、挖掘、拔高,使之更为简约,登高则望远,塔顶能放目,系统性更强,概括能力更广,千年古树开新花,高级科学见真身,充分发挥了它宏观涵盖微观的优势,具有了与现代自然科学沟通对话的能力,使创造显微中医或互联网中医有了可操作性,笔者称这是现代版的黄帝内经。

钱学森说:“如果把西方的科学同中医所总结的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那将是不得了的”[6],中国党政在建国初期说:“两种医学结合起来,就会相互起作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就必然引起医学科学的质变,产生出我国所特有的医药学派。这就是说二加二不等于四,而是得出大于四的高级产物”[13],这些美好的期望不再是梦,一个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研究人体生命的大进步大提升大飞跃的新纪元到来了!

参考文献

[1]范维乾.中医现代化的障碍来自中医学[J].中国医药学报杂志,1987.

[2]范维乾.论人体社会科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8.

[3]范维乾.中医说动脉粥样硬化[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5):77-78.

[4]范维乾.中医说钠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8(21)∶134-135.

[5]范维乾.中医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8(22):125-126.

[6]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7]张介宾.类经[M].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8]王士雄.温热经纬[M].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9]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476.

[10]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56.

[11]庆云阁.医学摘粹[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258.

[12]吴达.医学求是[M].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9:11.

[13]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J].中医杂志,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