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学生教育转变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学业不良学生教育转变的策略

廖邦华

重庆市开县郭家镇中心小学廖邦华405400

摘要: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是当前农村学校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关注这部分群体,分析他们的形成原因,扎实有效地开展转化工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举足轻重。

关键词:学业不良小学生对策

在我国,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探讨较多的课题,尤其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然而,由于引起学生学业不良原因是多样的,加之许多理论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显得不力。笔者根据近二十年对小学教育的的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学习,谈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引起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很多,诸如学习环境身体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不良、学习目的不明确等。然而,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的学业不良,从外在行为上大多数表现为对学习缺乏热情,逃避学习行为;从心理上有自卑、情懦、畏学、厌学情绪反应。我们知道一切行动都依赖于心理支配,为了改善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环境,以心理环境开始。如何改善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环境?以达到教育转化目的,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一、对学业不良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爱,给予良好的期望,实现“罗森塔尔效应”。

学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轴构成的社会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协同活动,而在这一社会集体和双边活动中,教师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学生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质、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源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常常为获得老师的赞赏、好评而感到光荣和幸福,从而对自己产生良好的自我认知,并为了保持这种幸福和荣耀而发奋学习。学生对教师爱的渴望,是一种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学习动机源,这是已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证实。罗森塔尔在美国的一所小学里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声称为“未来发展预测”的测量,实际上是作了普通的人格和智力测量,然后随机抽取了12名学生,并以无可质疑的口吻通知有关教师:“这些孩子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这被称为“权威性谎言”),8个月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对这12名学生进行重测,结果,这些学生与以前相比学习进步很快,即使原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成了优生,而这些孩子表现出了以前不曾有的自信、责任感、敢为性,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由于教师对“未来最右发展前途”的学生的良好期望,给予的关怀与信赖,使孩子们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并产生与认识相协调的良好行为,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行为反馈给学生。有研究表明,被教师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最差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认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被教师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觉察到教师更多积极肯定的行为,如对问题的耐心解释,认真听取回答,给予更多的交往机会,更多的微笑和目光接触以及更多的表扬等;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觉察到更多的消极的否定的行为,如打断发言、态度冷漠、代替作答、动辄批评等。尽管这些差异与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有关,但教师在课堂上有区别地对待不同学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老师不同的期待会使学生产生完全不同的行为反应。获得教师良好期待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潜力很大,相信会取得优异成绩,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而获得教师不良期待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不可能获得好成绩,丧失学习信心,不愿作出努力。

二、在学习活动中,让学业不良的学生获得自信心。

自信心识学习动机的核心成分,而成功的体验又是自信心的力量之源。但是学业不良学生由于屡次的失败体验必然导致自信心的丧失,和兴趣、求知欲的泯灭。因此改变他们不良学业的有效方法是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是恢复自信心的有效办法。然而,对学业不良的学生来说,本来学习就十分困难,他们很难在当前的学习中取得成功,但是为了强化他们的自信,可以在作业和考试中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获得较满意的分数,这被日本心理学家称为“百分数自信心恢复法”;学业不良学生不一定是所有的课程学习都不良,可以以他们学习好的科目进行激励。而且,学生能够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学业不良的学生也许在思想品德上表现好,音乐美术方面表现出特长,或者体育比赛中的佼佼者,或者在劳动中能吃苦耐劳等等。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发现他们的长处、优点,抓住这些优势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使他们树立起“我是一个好学生”的信念,使他们养成自尊,自信勇于接受挑战的心理品质。

其次,树立成功的榜样。这里的榜样不是指学习优秀学生的示范,而是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行为或者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来获得自信。如果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学习优良学生为榜样,他们会觉得自己本来就不如别人,所以学习优良的学生达到的目标,自己达不到也就理所当然,而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时就会增强自己获得成功的自信,或者与自己以前相比较以已经有所进步,也能激起他们上进的信心。多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对学业不良的学生总是帮助他们,找好榜样而强化他们成功的信念。

三、在学习中实施“角色扮演”技术。

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一种受支配、被冷落、被动的学习状态。充当的“角色”是一种不起眼的可有可无的容易被遗忘的角色,这种“角色”的扮演使他们失去了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在一切学习活动中都是被动地进行,很难理解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和付出的劳动。对自己和教师的评价都很低,因此他们在学习中很难体验主动的学习角色,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扮演主导者、支配者、指导者的角色。如让他们多做一些力所你能及的事,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充当能胜任的班干部的角色,或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畅欲言等等。这种角色的转变会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责任感和自我认知的水平,而且还能激活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通过“指导者”的角色扮演,还会增强他们对教师要求的理解、期望和态度的理解,变课堂压抑的氛围为合作民主的气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和系统的工程,是考验教师师德和师能的砝码,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只要我们长期坚持,耐心的去摸索,一定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