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刍议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效率

王燕

(包头供电局调度处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倒闸操作是改变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发电厂、变电站及其他电气设备运行单位最主要的工作。伴随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等级电网的规模与日俱增,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如何正确与规范的倒闸操作,就成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本文以倒闸操作中所常见的问题作为对象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操作效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倒闸;操作;效率

一、倒闸操作目的和作用。

1、倒闸操作及其作用

倒闸操作,就是通过分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断开或投入相应的直流回路、改变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定值或运行状态、拆除或安装临时接地线等操作行为,来改变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实现连通或隔离某个或某些设备。其作用就是通过改变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达到设备接入系统、转换系统或与系统隔离的目的。

2、倒闸操作的分类

倒闸操作按照操作方式划分,又可分为遥控操作、就地操作和程序操作。

二、倒闸操作的常见流程

倒闸操作的常见流程几乎一样,即:调度员(或监护人)下达操作指令——操作人员接令——操作人员拟写操作票——按照接线方式进行模拟操作——对实际设备进行操作——检查设备操作前后的状态——操作人员向调度员(或监护人)交回结束指令。而在这个流程中还要穿插唱票、复诵、录音、遥信遥测核对等具体步骤。

以下从下令部分和操作部分两个方面为例,简要介绍倒闸操作的整个过程。

1、调度下令部分:

首先,调度员要根据工作内容明确操作设备的目的,综合考虑停电范围、负荷情况、潮流分布、继电保护来确保如何下达操作任务最为合理,保证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

其次,调度员在下达指令之前通常要将操作任务的先后顺序整理审核,特别是多各变电站、多线路的关联性操作时,确保命令发布时正确有序。

再次,调度员在命令发布前必须要与操作人员进行沟通核对,确保所掌握运行方式的正确性和所要下达命令的合理性。在命令的发布过程中,还要注意监护下令、复诵、录音、发布时间和使用调度专业术语。

2、现场操作部分:

倒闸操作一般由变电站、配电室的运行值班人员或专责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也可由调度员在远方遥控进行,特殊情况亦可由检修人员进行。在正式操作设备前,操作人员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倒闸操作前必须明确操作人和监护人,复杂操作应多人监护。

(2)与调度确定操作任务后,操作人应根据设备的实际位置、状况填写操作票。

(3)填好的操作票由监护人进行审查并在相应的系统图上进行模拟操作,达到准确无误。

(4)准备操作用具和安全用具,并进行检查。

以我国电力行业最为常见的监护操作为例,在操作过程中,无论远方遥控还是现场就地操作,对操作人员均作以下基本要求:

(1)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通常由技术水平较高、经验比较丰富的值班员担任监护,另一人担任操作,操作票应由操作人填写、监护人审核。

(2)操作前应进行模拟预演。经“三审”批准生效的操作票,在正式操作前,应在与实际设备一致的电气接线图上,按照操作票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模拟预演,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进行最后检查、把关。

(3)每进行一项操作,都应遵循“唱票—对号—复诵—核对—操作”这五个程序进行。

(4)操作票必须按顺序执行,不得跳项和漏项,也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内容及操作顺序。每执行完一项操作,做一个记号“√”。

(5)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如受伤等),不要随便更换操作人或监护人。

(6)操作中发生疑问或发现电气闭锁装置动作,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值班负责人,查明原因后,再次决定是否继续操作。

(7)全部操作结束后,须对操作过的设备进行复查,并向发令人回报。

三、倒闸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影响操作效率的问题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下令人员和操作人员均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内容认真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同人员的操作效率相差较大,同样的操作任务,在确保安全性与正确性的基础上,二者的操作时间却相差甚远。

笔者认为造成操作效率低下的原因可以归总为以下几点:

(1)操作人对实际设备位置不熟悉。操作票拟写时对操作次序考虑不周到,造成反复跑路。倒闸操作中经常可以看到操作人员奔走于各个设备之间,原本可以设计的非常合理的操作顺序却因为拟票时设备位置考虑不周而显得杂乱无章,这样虽不违反安全规程,却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操作效率。

(2)日常维护不到位。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中,由于维护质量不高导致设备的闭锁难以开启或设备不易操作。变电站的设备多为室外露天,闭锁用具容易受到天气、污染等情况的影响造成损坏,如果日常维护工作不够到位,那么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闭锁不易开启、设备操作机构卡顿、设备操作不够到位等情况,影响到操作的整体进度与效率。

(3)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了解。这种情况是由于日常培训工作造成的,操作人员虽然很清楚操作的整个过程,但是细节掌握的不够全面,例如:保护压板投入或退出时找不到压板的具体位置、微机遥控操作时忘记操作密码等等。这些小毛病虽不违反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也不影响最终的操作结果,但却直接的降低了操作效率。

(4)调度人员对多站间倒闸操作的时间估计不足。在一条线路连结多个变电站的操作中,或许会出现当规定的计划时间已经到点,但是由于其中一个站操作未完成,其他站人员只能待命却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这种情况除了变电站在操作中遇到设备问题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外,也有可能是由于调度人员在安排操作时,对各站情况考虑的不充分造成的,这也会影响到整个操作的效率。

四、提升倒闸操作效率的办法与措施

为解决以上影响倒闸操作效率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办法与措施:

第一,应将日常操作中拟写正确、顺序步骤设计合理的操作票作为典型票存档,供站内其他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对拟写不够合理的操作票可以集思广益的讨论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另外,可将具有代表性的常见操作进行归类汇总,制作成典型操作票,当需要进行类似操作时,只要进行少量修改即可使用,避免了因操作票拟写的不合理造成的操作效率低下,也可很大程度上减少重复劳动。

第二,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查,尽可能使所有设备及其闭锁装置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能顺利进行操作。此外,还应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对设备操作应做到了如指掌,特别是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直流系统、站用电系统等容易出现遗漏却非常重要的设备的相关操作培训,必要时可在保护屏、操作盘等地方制作张贴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指导图,杜绝因人员因不熟悉设备而延误操作时间,甚至出现误操作。

第三,调度人员与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操作相关事项的交流,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想并制定相应方案,调度员应准确掌握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循调度安排,避免因双方配合不当造成操作效率降低,保证倒闸操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正确高效的进行倒闸操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一件非常细致且至关重要的大事,也是电力调度和操作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的工作。倒闸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企业的安全生产,只有将倒闸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弊病进行汇总与分析并加以解决,才能将这一重要工作切实做好,确保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