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斌

李斌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五中学564600

摘要阅读能力历来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它既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又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阅读不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知识,它还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特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培养阅读能力

一.求同求异、以点带面——培养迁移能力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新教材的教法研讨中,比较阅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教法。文本解读中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同样以生命为主题的两篇散文。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通过对这两篇文章围绕生命主题的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

通过研究性学习,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归类能力,也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例如,学了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另外的大量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欧阳修《诉衷情》、周紫芝的《踏莎行》《鹧鸪天》、杜牧《赠别》、罗邺《蜡烛》、晏殊的《清平乐》等等,无论是妻离子散的凄凉,情人相思的煎熬,抑或友人分手的不舍,都为多愁善感的词人所捕捉,他们用多情之笔流泻下了当时的感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融入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词的美,还提高了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二.扩大阅读,丰富思维结构性

常听学生抱怨“我没有口才”。对于所谓“口才”,我的理解是口中有物,实为腹中有物,脑中有物。因此,要提升思维能力就需要不断扩大阅读面,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的汲取知识。

知识是思维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知识的学习,能开阔视野,促使思维结构更新和丰富,促成思维方式的合理化、效率化和科学化。不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思维的成品。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关系密切。对高中生来说,常常会遇到跨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要真正理解读物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在掌握文章结构的同时,还得多懂一些这些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生活经验及科普知识等等,以便在阅读中排除歧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理解课文的能力不仅取决于读者的语言知识,还取决于他或她的一般常识,以及在阅读的思维过程中这些常识在多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在这个方面,我个人十分重视《语文读本》的补充作用,不论在正常教学进度内,还是寒暑假,我都会结合《读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评论,模仿,甚至背诵。此外,我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宗教文化的背景知识,增加阅读训练时注意选材的广泛性,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留心观察,广播、电视、电影也成为学生们学习的良好途径。通过扩大阅读,学生们吸取着知识,开拓了眼界,提升着能力,也丰富和发展着思维结构。

三.提倡阅读自主,读出共性中的个性。

阅读“自主”意识实质上指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的主人意识。现代教育观念也一再强调要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以“引导”为主,“引”是方法,“导”是应采取的态度和过程;在学生方面,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他们普遍心理,特别是现代中学生,他们渴望运用自已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已的评价与思索。顺应这一心理和现实,鼓励阅读主体的个性张扬,阅读就会出“新”,作为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作品,而不是带着作品走向学生,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

如在《雷雨》一课中往往容易给剧中的周朴园贴上“虚伪、凶狠、人格卑下,无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的标签。我上该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观看课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一段录相,然后出示一个讨论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情?”组织学生争鸣,形成有价值的冲突,由于学生对该剧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竞相发言,纷纷从课文中找出能支撑自已观点的语段,有人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虚伪,有人认为是有真情的,甚至有人认为周朴园也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他赶走侍萍是由于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尽管学生的看法显得幼稚甚至过火,但勿庸置疑,这种讨论和争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大有裨益。对同一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即所谓的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在于学生生活体验不同,还因为许多文学作品存在着“空白”及“未定点”,这些“空白”及“未定点”,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慧眼独具地发现它们,并引发学生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相连接,阐发深意。

四.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一些相关话题的文章。

有许多文章话题相同,但作者的出发点、人生观、价值观等有所不同,他们的结论和观念可能大相径庭。在教学过程中就一个话题拓展开来,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做到不唯书是信。比如在学习必修2第一单元“体验情感”时,课本只选取了老舍的《我的母亲》、吴泰昌的《冰心:巴金这个人》、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三篇文章,这可谓是众多体验情感中的并不甚典型的文章。我认为除了《故乡的榕树》一文,其它两篇文章都不够好。写亲情的众多,而老舍的《我的母亲》虽然语言质朴,体现了母亲热情好客、辛勤操劳和关心牵挂儿子等品质,但和本单元“点击链接”中提及“朗诵”的话题不大好结合起来操作。至于体现友情的文章当然也有不少,而课本选取的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就更不好选取片断让学生朗读,而且这篇文章所讲的大文学家那种“恰在有情无思间”的“君子之交”是不容易被高中生理解和体会的。

总之,积极开展阅读训练有助于提升的学生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形成的核心因素及根本目的。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如是,在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中亦体现如是,因为它是帮助学生开启“智慧”的不二法门。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当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不甘平庸的创造精神,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在教学方法上开疆辟土,作人类“灵魂”真正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