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节能墙体的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浅谈建筑节能墙体的施工工艺

邱秀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房产住宅局

【摘要】若要建筑节能墙体施工工艺得以有效落实,一方面设计者需结合建筑工程结构特征与体量等数据,判定适宜的墙体节能方案,并做好节能分析;另一方面,还需站在屋面、墙体、基土、门窗等多个角度判定节能效果,并做好模型进行计算,确保吻合地方建筑节能规范要求,才能导出节能设计书,以便施工工艺落实。本文基于建筑节能墙体的施工工艺展开分析,在明确外墙外保温与内保温的特征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绿色建筑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建筑节能;墙体施工;内外保温;能耗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代建筑工程的构建,只有满足节能、灵活、安全、稳定与可靠等多方面要求,才能确保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其中节能墙体施工工艺作为节能要素,近些年正逐渐被各个建筑企业所关注,并且我国也拟定了较详细的审核规范,只有确保在现有建筑工程中选择适当的节能工艺,并做好细节施工,才能使建筑节能的需求得以满足,并能够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一、建筑节能墙体分类

1.外墙内保温

此种节能墙体主要是在外墙结构内侧做保温层,虽然施工灵活便利且效率较快,但保温通常也会占用较多的室内使用面积,并且外墙内存有的“热桥效应”难以解决,在外墙与板材之间积存冷凝水,最终导致板材开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此类保温措施仅适用于老式建筑的临时保温,随时间推移势必被外保温取代。

2.外墙外保温

外保温施工工艺主要是在外墙结构外侧做保温,在功能性方面,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空间的热损失量,使建筑功能空间的室温持续处于舒适的状态,同时凭借外保温层,更能够为建筑墙体结构提供保护,降低建筑结构受“热桥效应”的影响。而且外保温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更加灵活的优势,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立面观赏性要求选择不同的保温板材,由此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建筑节能墙体施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与宣传,我国居民如今对建筑功能空间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舒适度与经济性要求,由此作为经济市场的导向,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所关注。其中,节能墙体工艺是目前工程中最常用的节能举措,一方面它的应用能够有效阻隔建筑墙体内外的热交换,使建筑内部热环境能够持续处于较稳定且合理的状态,并降低电能与热能的需求量,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及工作空间的使用质量;另一方面,凭借外保温系统的构建,更能够为建筑工程墙体提供适当的保护,避免雨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直接作用至结构体系,由此也可显著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三、建筑节能墙体施工工艺分析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多采取混凝土以及砂石等重质结构进行施工项目的设计。我国的这种材料使用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同等的采暖基础上,我国所需要的建筑面积是别的国家建筑面积的3~4倍。因此,合理地利用新型材料进行墙体保温的设计,可以节约建筑面积的使用量,提高建筑面积的使用率。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使得自然能源比较少,例如风能以及水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新型的节能墙体保温技术分为三种主要的形式: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内保温技术和内外混合保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这三种保温技术中,以外墙保温技术的操作方法所带来的保温效果最为突出,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技术形式。

1.外墙外保温工艺

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德国传入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以及技术革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以及技术标准。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及数据表明,外墙外保温技术是我国建筑用于节能墙体保温技术中最好的一种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以下五点优势。

第一,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建筑工程,也可以适用于旧有的房屋改造。在进行旧有房屋的改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影响室内的活动以及居民生活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第二,外墙外保温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由于这种技术采取建筑物外覆盖一层节能保温材料的形式,可以隔绝外界较大的温差对于建筑物自身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降低有害气体以及酸雨等对建筑物的腐蚀作用。

第三,外墙外保温技术减小了热桥的影响。对于整个建筑物而言,在内外墙的交界处以及构造柱,门窗等位置容易产生热桥效应,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可以防止由于热桥部位产生的结露因子,同时减小损失。

第四,外墙外保温技术改善了建筑物内部的潮湿环境。由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置于保温材料的内侧,使得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保温材料可以进行蒸汽的蒸发工作,提高了整个墙体的保温性能。

第五,外墙外保温技术可以保持室内的室温处于恒定值。外保温墙体在进行构造时,当室内的温度发展变动,则墙体的保温材料可以自动地进行能量的吸收以及释放,保持内部室温的稳定。

2.外墙内保温工艺

外墙内保温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较早,技术施工较为简便,受到了施工单位的欢迎。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在外墙的内表面粘贴相应的保温材料并且砂浆进行固定,从而达到整个墙体的保温的目的。这种技术存在相应的缺点,由于整个节能保温材料覆盖于墙体的外表面,当外界温差过大时,节能材料容易温差过大而导致结露的状态,使整个墙体发生开裂。墙体受到外界的日夜温差影响,导致反复的热胀冷缩现象,这种现象的反复出现使得保温材料位于动态的状态,极易造成保温材料的损坏。

3.内外混合保温工艺

内外混合保温,是在施工中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温,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做内保温。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建筑处于保温中。

但是从建筑使用寿命角度来看,此种保温形式却同样会对建筑结构的质量造成损害。例如,外保温的做法能够使建筑局部墙体隔离外界气温影响,但仍受室内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内保温的做法则恰恰相反,如此在两种保温形式的交接处,墙体内外温度变量的差值,势必会使得墙体材料的涨缩系数产生较大差异,如此保温衔接处墙体便极易受到应力影响,产生温差裂缝,最终影响了墙体的整体性与美观性,并加快了室内热能的遗失速率,使得整体保温工艺的实施与建筑节能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结语

建筑节能墙体在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既能够为建筑功能空间的使用提供舒适度更优,节能性与经济性更好的持续维护平台,以便使建筑工程更贴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凭借结构外板材的选用与拼接,更能够隔绝外界雨水等环境,以便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得以显著提升。故而,在论述建筑节能墙体的施工工艺期间,必须明确工艺类型与特征,并明确适宜的建筑类型,做好施工方案与管理对策,才能使节能墙体的构建质量更加可控。

参考文献

[1]刘志彬.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J].河北企业,2017(8):203-204.

[2]齐浩.浅析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8(4).

[3]胡世远.浅析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11):24-24.

[4]周郑,何伟.EPS外墙保温施工工艺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7(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