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行政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四川省卫生行政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刘晓莉

刘晓莉(四川省卫生信息中心610041)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097-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对各级政府“提高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这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其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政府信息化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对其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推动行政领域信息化,实施电子政务,是当今世界新一轮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

目前,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明确,越来越多的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均开始积极的探索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完善管理体系和体制,并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共享,建立跨机构的应用整合,来推动医疗服务的普及性与公平性。

根据新医改政策的要求,四川省提出“健康四川2020”的卫生发展规划,制定出了“三个步骤、五项保障、七个统筹、九大行动”的战略计划。信息化作为“五项保障”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推行将会给整个四川省卫生所有相关方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对卫生行政领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通过电子政务规范管理流程、实现机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监督监管,进一步增强行政决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效能。为次,我们对四川省卫生行政领域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本次调查分析,具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省卫生厅、各级卫生局以及其他相关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分别进行了调研和意见收集;采用了问卷调查(问卷题目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题三种形式共57题)、典型区域的集中访谈(包括成都、自贡、绵阳,达州、德阳五个城市)及专题访谈(选择卫生厅信息中心以及相关处室、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卫生执法总队进行1对1访谈)的方式,对各行政管理机构的办公室、人事、财务、科教等支持内部管理和监督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其应用系统、数据现状、基础设施、IT管理四大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结论分析。

2.结果

四川省卫生行政管理信息化应用较为广泛,面向机构、面向民众建立了不同的应用系统,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但仍然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和信息建设不够深入的现象。

2.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应用方面

目前四川省卫生政务信息系统已向各市(州)卫生局延伸。四川省卫生厅政务网新版于2008年7月1日正式使用,目前正在着手连接省、市(州)、县(区)、乡镇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其中泸州市卫生局、彭山县卫生局已全面启用该系统,下一步准备向资阳、达州、绵阳、凉山等其他地区覆盖,全省卫生政务信息网络的构架正在形成。其中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地区使用已有较大比例,平原地区电子政府系统的使用率为64%、丘陵/山区地区为45%、民族地区使用率仅为13%,如图所示:

市级机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使用率为70%,县(区)级为52%,如图所示:

2.2移动办公系统方面

根据调研结果,成都、巴中、雅安、甘孜等市州不同程度的实现了移动办公,主要包括成都市新都区卫生局、巴中市卫生局、雅安市名山县卫生局、甘孜彝族自治州卫生局等机构。这些地区的移动办公系统支持将公文、通讯录、日程、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等功能迁移到手机或PDA,主要包括公文处理、公告发布、机构通讯录、信息查询、日程管理和公文提醒等功能,其中公文处理为主要功能包括新建公文、公文处理批复、公文流转、公文查阅和建立公文列表等功能。其普及率较低,平原地区仅为3%,丘陵/山区为8%,民族地区为5%。部分单位已经把移动办公系统列入了未来的信息化发展计划中,其中省厅的移动办公系统硬件设施基本到位,软件建设计划实施中。

2.3门户网站建设情况及普及率方面

目前四川省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门户网站系统还主要处于对外信息发布的数字化阶段,各网站内容上的差异也不明显,主要集中在新闻发布、资料下载和办事指南等内容。网站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一些部门的网站无法连接。门户网站的建设普及率:其中平原地区使用率为33%、丘陵/山区地区为35%,高原/民族地区仅为8%。部分高原/民族地区的卫生机构网站是作为当地人民政府网站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门户网站。未来对于此项建设的计划率不高,如图所示:

2.4科研管理系统方面

四川省卫生情报所统一建立了图书情报检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课题申报与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医疗科研数据分析平台,涵盖科研立项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成果管理以及课题资源管理等功能,为省内的科研工作提供信息化的支持。但现有系统信息较为零散,大多数信息都没有系统化地进行管理,管理层难以掌握确凿的信息。大部分信息还停留于Word文档的形式,保留在相关负责人手中,难以形成更高效的共享。

2.5远程教育系统方面

目前四川省卫生远程教育系统还主要集中于机构内部或包括下属机构,远程教育模式的还处于基于网上课堂教学资料共享阶段。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普遍不高,平原地区应用率为21%,丘陵/山区的应用率为5%,高原/民族地区此项建设仍处于空白阶段。

2.6卫生信息整合系统方面

目前四川省公共卫生信息整合系统还主要处于机构内部的信息整合阶段,部分先进地区初步实现了综合分析和管理流程优化。公共卫生信息整合系统在各级机构内目前还没有普遍应用,市级机构应用率仅为20%,县(区)级则为7%。但是由于业务上信息共享、统一管理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需要,23%的县(区)部门准备计划实施此类系统,如图所示:

2.7其他方面

本项目还调查了人事和财务管理系统,这类系统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用虽然较为普遍,但主要是集中在单机或单个部门的应用。对于提升行政管理决策能力的公共卫生辅助决策系统和提升医学科研能力的医学科研管理系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3.分析、讨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还主要还处于电脑化阶段,主要作为是纸质公文的数字化,业务数据的录入和一般统计,并未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利用。从业务应用模式的角度来看,主要停留在部门级应用,在某些纵向业务领域,实现了数据的网络上报与集中存储。具体分析如下:

3.1体系分析

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涉及单位包括:省卫生厅、市(州)县卫生局、卫生科研机构等。全省行政管理体系分为市(州)、区(县)卫生局三级。四川省卫生厅统一规划管理全省的医疗卫生事业,下属卫生局具体负责各自辖区内的业务医疗卫生管理、服务以及领域内的科研工作。

3.2行政领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在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内部行政管理向整合方向发展,实现业务办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整合,例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和准备实施政府ERP(企业级资源规划)项目。这些系统提供了日常决策、前段业务执行、客户服务提供等功能。现代企业资源规划强调为国家和城市政府机构提供多系统信息整合,工作流程驱动和增强公众服务的理念。

(2)行政办公的流程从机构内向机构间延伸,实现多部门的协同办公,共同提高办公效率和公众服务效率。

(3)行政决策信息化,为行政决策提供综合的信息支持,这需要将各类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形成综合、全面的分析信息,提供给行政决策使用。

(4)从简单的信息发布向综合的信息宣传与公众服务有关。

3.3差距分析

在四川省卫生行政管理业务范畴中,目前信息化系统应用主要包括: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移动办公系统、卫生行政机构门户网站、执业医师资格查询、中医药信息系统、图书情报检索、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管理、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等。卫生行政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目前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3.1在电子政务方面

(1)现有系统缺乏协同性。目前四川省卫生政务信息系统和各地方自建的电子政务系统还主要处于实现业务处理的数字化与电脑化阶段,主要是把业务数据录入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查询和公文流转的功能,协同办公的应用还不普及,人员的工作习惯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系统应用的要求。

(2)系统普及率较低。电子政府信息系统在四川省卫生机构中的普及率较低,特别是在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

(3)机密文件传输安全性不能满足。省内部分卫生机构的系统初步达到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阶段,通过视频会议、任务下派、跟踪和辅助决策分析等功能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但对机密文件传输的安全性支持力度不够,绝大多数机要文件还是通过传统的电子或纸质文档进行流转。

(4)在移动办公系统方面,系统应用普及率很低。

3.3.2在门户宣传方面

(1)普及率较低。门户网站在四川省卫生机构中的普及率较低,部分高原/民族地区的卫生机构网站是作为当地人民政府网站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门户网站。

(2)门户网站维护管理力度不够。目前四川省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门户网站系统还主要处于对外信息发布的数字化阶段,网站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一些部门的网站无法连接。

3.3.3在科研管理方面

科研管理大多数信息没有进行系统化管理,现有系统信息较为零散,管理层难以掌握确凿的信息,大部分信息还停留于Word文档的形式,保留在相关负责人手中,难以形成更高效的共享。

3.3.4在远程教育方方面

(1)应用率低。远程教育系统在四川省的卫生机构中应用率较低,高原/民族地区此项建设仍处于空白阶段。

(2)网络传输速度慢,基础设施不完善。远程教育系统传输的数据量很大,包括大量视频影象及扫描数据。目前,四川省部分乡镇及偏远地区的网络传输速度很慢,基础设施不完备,不能满足卫生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施要求。

(3)覆盖范围小。卫生远程教育系统目前的覆盖范围只到县级城市,没有覆盖到乡镇,而乡镇及偏远地区恰恰又是最需要卫生远程教育平台单位,目前这些地区仍然采用光盘教学与组织卫生学校资源进行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互动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乡镇医生医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3.5在卫生统计方面

(1)乡镇及偏远地区统计时间滞后。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直报时限分为年报、季报和实时报告三类。由于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不具备直报条件,所以只能以电子或纸质数据报至上级卫生局,由卫生局代报。对于偏远地区进行实时报告会出现时间延迟。

(2)统计数据缺乏时效性。对于上报卫生部的年报数据,有可能会因为报告期内行政区划信息发生变化,而此时网络直报系统中并没有维护这一变化,导致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

(3)缺乏自定义查询功能。目前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没有提供自定义查询功能,部分卫生部布置的调查任务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的调查项目,统计办公室无法提供需要的数据信息。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编制这一功能。

3.4信息化需求讨论

根据业务发展的目标、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价段的差距分析,四川省卫生行政领域的IT需求如下:

一、建立区域医疗卫生综合分析决策平台。整合区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公共卫生、卫生统计等信息系统,建设区域医疗卫生综合分析平台,提供整合的数据以及灵活的综合统计、分析功能,为卫生行政、医疗保障、医疗科研等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二、由省厅统一建立,省厅及其直属单位直接使用的公共类信息系统。

(1)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重大医疗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医学图书情报管理系统、医政管理信息系统、科教管理系统以及健康教育管理等系统。

(2)此外,还需在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增加自定义查询功能,满足卫生部布置的调查任务和地方卫生行政等上级部门的统计需求;能够共享其它职能部门提供的最新行政区划信息、人口信息、经济数据信息,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实效性;增加乡镇及偏远地区卫生院基础设施,把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省级平台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乡。

三、扩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电子政务及门户网站的建设范围,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1)重点是推广实施省卫生厅组织开发的政务网新版系统,以便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以及机构间的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将适时建设以及深化完善卫生信息门户网站,为公众提供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在内的健康信息。

(2)增加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协同性,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阶段,通过视频会议、任务下派、跟踪和辅助决策分析等功能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

(3)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传输安全性,将卫生厅和市州卫生局公文交换平台和机关内部公文流转系统使用起来,实现公文流转和无纸化办公。

(4)扩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在全省卫生系统内推广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加大在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卫生行政机构的推广力度。

(5)有关部门能够查询到全省卫生行业的信访数据,例如:来信总量、初信、重信、来访总量、初访、重访、集体访数量等。四川省信访办信息系统已经对此类数据进行采集,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调研与信访办信息系统进行对接的可行性。

(6)能够查询到全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和全国卫生绩效考核的数据,更好制定全省及直属单位的卫生管理和绩效考核目标。

(7)加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门户网站的维护管理力度,实现全省卫生系统政务公开,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包括:对外信息发布、新闻发布、资料下载和办事指南等。

四、扩大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范围,覆盖全省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及偏远地区的卫生院,为全省医务人员提供最新的医疗技术。

(1)扩大远程教育平台的覆盖范围到乡,最大限度为乡镇医生提供远程互动式医疗知识教育,逐步淘汰目前采用的光盘教学与定期现场辅导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节约教学成本。

(2)加大乡镇及偏远地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这些地区的网络传输速度慢的问题,为远程教育平台的全省覆盖提供基础提件。

(3)建设远程教育平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接口,共享新技术推广、远程会诊和医疗资源等信息。

五、系统化整合四川省科研管理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四川省卫生图书情报检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课题申报与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医疗科研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深度分析和使用这些数据,为四川省卫生医疗科研工作提供信息化的支持。

六、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与人、财、物的系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