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王莉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生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人工气道;重症监护;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162-02

人工气道是为了防止气道堵塞保证患者正常呼吸而通过鼻腔或口腔直接在上呼吸道置入导管而形成的气体通道[1]。人工气道的建立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在危重病抢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置入人工气道期间,意外拔管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集束化干预(Bundlesofcare)是指针对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我院自2015年初将这一理念引入人工气道患者的管理,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58例,女39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52.9±8.2)岁;其中68例气管插管,29例气管切开;25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44例原发病为脑血管意外,12例原发病为心肺复苏,另有10例多发复合伤以及6例其他情况。对照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20~75岁,平均(53.7±7.9)岁;57例气管插管,25例气管切开;22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35例原发病为脑血管意外,10例原发病为心肺复苏,另有5例多发复合伤以及6例其他情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合理体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为预防VAP的发生,在没有特殊禁忌情况下,将病床抬高30°~45°,以防分泌物吸入或造成胃食管反流、呛咳和误吸[3];(2)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声门下吸引:每次翻身或改变体位前先行声门下吸引,再充分吸引人工气道内痰液,最后吸引口鼻腔分泌物;气囊压监测:每班交接时测量套囊内压力,使气囊充气压力维持在2.67~3.34KPa(20~30cmH2O),每次吸痰前后注意复测套囊内压力;合理气道湿化:对气管内长时间不间断湿化从而达到稀释痰液的作用,加大患者咳嗽频率震动管壁,加速痰液排出;(3)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控制口腔护理质量;(4)严密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并发症和副作用[4];(5)注意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待治疗[5]。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为8.25%,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比较[n(%)]

3.讨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是实施循证治疗和护理的基础,集束化护理干预会落实循证治疗的具体操作和护理流程,进一步达到人工气管的使用效果,减少并发症[6,7]。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正常功能丧失,呼吸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功能减弱[8],防御能力降低,口咽部植入菌增加,容易引发肺部感染。集束化护理干预从循证护理的角度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从而达到预防VAP的目的[9,10]。

ICU病房是处于相对隔离的患者环境中,因此ICU患者家属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目前护理工作主要针对患者的护理和满足患者的需求,而缺乏与家属的有效沟通,不能及时对家属进行心理上的抚慰和引导,因此降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做好和家属的沟通,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且很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英,李晓娟,罗映红.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集束化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98-100.

[2]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3]BambiS.Accidentalextubationinintensivecareunits:whatimplicationsfornursingcare?[J].AssistInfermRic.2008,23(1):36-47.

[4]刘鸿芹,杨方英,汪和美.食管癌术后并发吸入性肺炎致ARDS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48-449.

[5]傅巧敏,罗惠,邹丽华,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212-213.

[6]梅盘琴.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6):953.

[7]黄芸,张鸿,黄培娟,等.集束化气道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206.

[8]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197-200.

[9]陈冬梅,卢月珍,林艺珍,等.集束化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89-791.

[10]王小松.矽肺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体会[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5,41(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