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英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朱红艳

朱红艳(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00)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创造,要转变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由于主客观原因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里面出现了“后进生”,但是,后进生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作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消除这种落后现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这是现代教师的必然要求,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点。

1.深入了解后进生正确认识后进生

尽管后进生在学习上不是很上进,或是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但是,后进生也有自尊心。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从内心深处,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平等对待他们。可是,他们自身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因此,这种愿望经常得不到满足,得到的往往都是对他们的漠视\不闻不问有的甚至是讽刺、挖苦。后进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心理上受挫,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性格孤僻、内向,行为消极被动,对一切丧失兴趣、缺乏主动性,对老师采取回避,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另一种是用故意破坏纪律的行为,发泄不满,以引起别人对他的重视。因此,对待后进生,我们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教育时的语言,应象对待娇嫩的花草,精心侍弄,倍加呵护。

后进生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信心和鼓励。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能认为他一无是处,一棍子打死、伤害他的自尊心,尊重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可并利用后进生的长处,交给他为全班服务的任务,相信他,点燃他自信的火种,获得奋进的勇气,如我班一男同学,一直不爱学习,但他热爱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强,班上威望高。我发现了这一点,找他谈话,没有批评他,挑他的刺,谈他的缺点,而是说:“我准备让你当班上的英语科代表,相信你会认真地做的。”他高兴极了,在周记中说说:“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这是我现今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干的”。这以后,在我没有安排的情况下,他积极主动的让同学们作英语练习,工作特别负责,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他的学习也认真多了,一天比一天劲头足。可见,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得到满足,可释放出无限的能量,深藏的求知欲望之大,会熊熊燃烧起来。因此,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为他们呐喊加油,哪怕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不断的鼓励,是后进生前进的法宝。

2.为其创造参与的机会

我们说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后进生因知识缺漏较多或智力发展较慢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又听不懂课,进而出现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易错易混的内容时,都要特别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听讲,排除能够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无意干扰,促进形成有意注意。并让后进生复述所讲内容或回答简单问题,尽量争取使后进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课堂提问时,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后进生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尽量做到对后进生优先提问,优先展示技能。这样,①使后进生注意听讲,②使后进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注意对学有所得的后进生,要不断给与鼓励、表扬,对收获较少的后进生,要耐心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课堂教学中,通过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反复读,间插教师的提问、启发,在课堂讨论问题时,也尽量鼓励后进生先开口说、大胆议。为了避免后进生说和议出现错误而失去信心,可以先让好的学生回答,再鼓励后进生复述正确的思考过程,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尊重人格真诚关爱

3.1生活上关心后进生,学习上辅导后进生;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渴求得到别人爱他的基本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我,只有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时,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才容易得多。因此,我们要爱后进生,使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给他们以真诚的爱,消除他们的逆反情绪,在生活上多关心后进生,这样可增进师生友谊。我班一男孩,成绩特差,父母反复教育都不起作用,在班上人缘又不好,从来没有人与他谈心,我就经常找他聊天,引导他,他特别感激,为了不辜负我对他的期望,慢慢地改掉了不认真学习的坏习惯。另一名后进生,情感上受了挫折,父母不理解,多次向我倾诉,我心平气和地和他商讨如何处理,查找差的原因,使他打开了心结,对我也产生了一种感激之情。在他的周记中他写到了很多感谢和明志的话语。我感到很是高兴。师生之间有如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后进生会全心全意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进步也就更快。

3.2增强自信,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后进生获取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课堂提问时,可安排一些对于后进生来说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成功的机会,答对了及时给予鼓励。那么,他们劲头就会更足,对自己也充满信心。在作业问题上,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确定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把他们的作业与优生区别开来,目的就是把对他们的要求降低,不能象要求优生一样要求他们,使后进生能不断的看到自己的成功,不断的成功可促使他们不断的努力,激发起新的学习愿望。

4.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能否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我国著名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有时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尤其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要轻易辱骂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课时同桌的两个学生挥拳相向,互相推搡,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决不是真的在打架,他们可能是在闹着玩,但却违反了课堂纪律,我们可以让他俩站起来,说:“如果你们真想一决高下,我很高兴做你们的裁判,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做一下观众吧。”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我们可以说“上课认真听课好吗?”,我相信这样下来,这堂课这两位学生一定会听得很认真。

教育是教师奉献爱心和情感的工作。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关心、热爱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才会一切为“后进生”着想,为“后进生”的一切着想。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唤醒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高宝立主编《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