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究式教学中的“互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论探究式教学中的“互动”

仲伟媛

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大庙中学仲伟媛

“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探究式学习中的“互动”至关重要。

一、“互动式”历史教学的优越性

1.教学过程的群体参与性。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的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该模式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可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教与学交流的多层次性。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接受教师的知识信息,又接受同学的知识信息,从而扩大了信息渠道,有效地强化了知识的质与量。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是适应发展学生智能需要而产生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压缩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讲述,把重点落在解惑与深化上,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究问题的求异性。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注重培养学生以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体的创造性能力,提倡学生以我为主,自主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探寻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学习过程的情趣性。互动教学使学生的肯定性心理需要获得了充分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睦融恰,行动协调一致,班级气氛友好和谐,相互之间团结合作,情感不断加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

6.教学过程的因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从学生不同智力发展程度的现实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由主讲、主问变为主导,教师得以从简单繁琐的讲授知识中解脱出来,有了充分时间和精力去启发点拨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后进学生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从而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实施“互动式”历史教学的体会

1.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是实施互动式历史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动式历史教学就不可能实现。无论是基础历史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都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的。

2.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着力于知识讲授,而主要致力于教会学生学好历史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理清线条理线索,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启发式的讲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异,运用讨论、自由议论、辩论等各种方法,以实现智力发展。

3.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与信心,要持之以恒。实施互动式历史教学要允许学生有适应的过程,甚至要牺牲教学进度。而一旦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能力之后,效果将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智力的发展将成几何式的增长。从总体来看,这不但不影响教学进度,反而能极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

三、实施“互动式”历史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因为智力发展的规律是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等思维活动与实践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思想,开展个性教育,培养富有个性的创造性人才。

2.课外作业要新颖,富有挑战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全面锻炼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时常会把课本中论述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思维加工,论证问题,写历史小论文,并在课内外交流。同时,也注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观点鲜明,文理通顺,论据史实详实,论证严密,就会给予学生很高的评价。

3.分组讨论要得当。分组讨论时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组,同一层次的与不同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以防止讨论不起来或者有些学生没有发言机会的情况出现。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对后进生和尖子生多加关注,给后进生以信心和勇气,使尖子生能够更好地发挥核心与带头作用。

总之,互动教学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各种弊端,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解放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但它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对学生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又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关注最新历史学术动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同时还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