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鼻饲管时的问题与对策

/ 1

置鼻饲管时的问题与对策

朱志娟

朱志娟(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A19病区2142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406-01

鼻饲法是一种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是对于昏迷患者,或因消化道疾病如肿瘤、食管狭窄以及颅脑外伤等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为保证其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本科是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是因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昏迷或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必需给他们进行鼻饲饮食,因此鼻饲在神经内科较常见,年来通常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如下情况并给予必要处理取得成效,现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1问题和对策

置管失败的原因:①胃管盘在口中;②鼻腔粘膜损伤;③误入气管,出现这三种情况,均应拔除胃管,休息片刻,重新插入。

对策: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置管前应解释置管的目,是为了保证营养供给,通过胃管摄入必要的蛋白质、热量及药物,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以取得配合,若出现恶心呕吐,咳嗽等,应休息片刻,嘱其深呼吸,做吞咽动作,然后迅速插入胃管;对于昏迷的患者,因昏迷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插管时头应先去枕平卧,头向后仰,当管子插入14~16cm时(会厌部),操作者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样可增大咽喉部通道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防止插入气管,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对于躁动不安者,可视病情按医嘱给镇静剂,待安静后插胃管,并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插管的过程中,胃管有鲜血流出,说明损伤到鼻咽部粘膜,应及时拔出,并通知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另一侧鼻腔重新插入;如插胃管时患者有恶心、呕吐、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时,或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有气泡溢出,说明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做深呼吸,待症状缓解后再插管。

2体会

虽然教科书上有规范的操作规程,但在实际插管过程中,由于患者存在病情方面的因素、体因素、导管因素、操作者手法等因素的不同,须要我们正确、灵活处理,以便插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