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 1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黄春燕涂燕玲张珍娴

黄春燕涂燕玲张珍娴(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5163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52-02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五官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见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剧烈疼痛,沿神经走向发生水疱、溃疡,呈单侧性分布,疱疹单独或成簇地排列成带状,所以称带状疱疹。头面部带状疱疹是病毒侵袭面部三叉神经的第一个分支-眼支。患者眼睛周围、颌面部、头部会出现大疱和血疱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角膜受损、混浊甚至失明,也可以引起眼炎。脑炎等后遗症。如果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二个分支,后遗症为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综合征。(简称Hunt综合征])神经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一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临床资料

从2008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我科共收治头面部带状疱疹共4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为58.5岁。其中9例是Hunt综合征。

2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阿昔洛韦0.2g静滴q8h*3天,如患者无糖尿病史可用5%葡萄糖+维生素C2g+维生素6100㎎+地塞米松5㎎每天一次,维生素B1100㎎和维生素B120.5㎎肌注,每天一次。如发生病毒性结膜炎,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2~4小时一次,睡前涂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包眼,局部皮肤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持续湿敷,还可局部应用频谱仪治疗或者微波治疗,加快疱疹结痂,如有大水疱,可以无菌操作下先抽去疱液再湿敷。

3护理措施及分析

3.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的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自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心情,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尤其对于较内向的患者,应多与其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向患者介绍介绍成功的病例及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耐心地配合治疗。

3.2饮食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的,所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尤为重要,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豆腐,鱼,新鲜水果及蔬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饮水。

3.3局部皮肤护理

患部皮肤要充分备皮,尤其头皮,很多皮疹被头发遮掩。接着用生理盐水冲洗净患部,自制无菌超薄棉垫,(两层柔软纱块,中间铺一层薄棉花,)再根据患部适当裁剪,敷在患部,用胶布固定,如皮疹漫延到头顶部,可用弹力网帽固定。再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湿敷,保持棉垫湿润,棉垫每2~4小时更换一次。患部还可用频谱仪或微波治疗仪局部照射,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使局部渗液收敛,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做好眼部护理,如出现疱疹性结膜炎,分泌物较多时,先用生理盐水每天冲洗眼部,保持眼部清洁,再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每2~4小时一次,畏光者可用纱布遮眼,减少刺激。睡前用阿昔咯韦眼用凝胶包眼,加快眼部炎症的吸收。

3.4疼痛护理

局部疼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表现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疼痛明显。护理人员应理解同情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行为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看书,听音乐,看电视,多点和患者聊天等。还要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清新,床单被褥干净柔软,建议患者健侧卧位,以减少对患部的刺激,如实在疼痛难忍,酌情遵医嘱使用镇痛镇静药,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3.5病情观察与健康教育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体温升高要警惕继发感染,还要观察患者皮疹的愈合情况,有无起新疹,有无合并脓疱疮发生。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勤换衣服,如有皮肤瘙痒,切忌用手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生活作息要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出院后遗留神经痛的患者,应嘱患者门诊随诊。

4结果

经过6~10天的规范治疗和护理,其中46例痊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有遗留神经痛。

5结论

如果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早期能给予规范的抗病毒、止痛、理疗等综合治疗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症状、防止发生继发感染、促进疱疹愈合、减少遗留神经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