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陈军霞

山西省阳城县肿瘤医院048100

摘要:通过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践,找出存在问题及其症结所在;从实际工作中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最终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

【Abstract】Throughthepracticeofthegrass-rootshospitaltocarryoutthe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work,findouttheexistingproblemsanditscrux;Fromtheactualworktofindthefeasiblesolution,furtherimprovethequalityofcare,enhancethelevelofcareandultimatelyletpatientsgetbetterservice.

【Keywords】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demonstrationprojectBasic-levelhospitalsNursingmanagement

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对公立医院卫生服务系统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1)。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利也有弊,主要是在实际工作实行中有许多现实问题直接影响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进行。现对我们在临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总结,以利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

1存在问题

1.1人员不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首先需要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基层医院多年来临床护理人员的缺乏从来是一个主要问题,有段时间连排早午夜休班的人员都不能完全满足。近年来虽有所好转,但缺口仍不小。原有护理队伍中老的逐渐退休,高职称的护理人员

因主观或客观原因不愿继续在临床工作,高护毕业生也不愿往基层医院扎根,导致新生力量不能及时填补。再加上受经济条件限制,增加人员势必增加经费开支,这很难被领导决策层所接受。

1.2财力不足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不仅人员的配备受到影响,各项护理设备的配备也受到了限制,许多常用的设备也在尽量修旧利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后,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基本的护理设备已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或是价格高昂的设备还是不敢奢求,近年的设备更新已使护理工作大大进了一步。

1.3技术力量不足受人员条件的影响,护理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多年来本科护校毕业生没有分配或聘任到一名,临床全是10年前中专毕业生为主力军,好在这部分人员还是基础扎实,勤恳学习,多数已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在临床护理上还基本能独挡一面。从事临床护理的主要人员还是非专业院校毕业的,虽也取得了执业许可证,也只能基本完成临床护理,特殊的临床护理或是更高的护理研究则无从谈起。

2问题成因

2.1人力不足因素由于受人员数量的影响,临床只能根据现有人员安排工作,先完成基础护理和治疗护理。护理人员整天就是先从急事办,打针输液、导尿灌肠、执行医嘱、书写护理文书;至于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护患沟通等只是空闲时的工作,患者部分的生活护理还是家属代劳了。床护比例本来就差,近年全民医疗(职工医保、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工作的开展,住院患者成倍增长,比开展医保前增加了3倍以上,更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像机器人似的连轴转,如治疗班护士前一轮液体还没有扎上,第二轮就要换液体,操作稍不麻利的,下班时还干不完。

2.2护士高付出、低回报状态未能改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了护士的“付出”状况,也增加了护士的“获得”,减轻了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但未能改变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2)。护士的高付出、低回报状况是工作开展的又一个存在问题。目前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只能在部分科室的一个病区内进行,这无疑增加了该病区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其待遇却没有变化,致使这部分人员刚开始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随之工作动力也逐渐降温,护理工作中一部分项目就大打折扣。为他们增加劳动报酬,不会被决策层接受,还会给其他护理人员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3历史造成的一些约定俗成大医院的陪护率很低,并没有减少家属的待培率,即家属在院外等待陪护的人数并不会下降。一个患者看病,至少有2个以上家属陪同,他们的吃住则为医院周边的旅馆和小商贩增加了收入,可他们却没有做出实际劳动,白白浪费了时间。基层医院想降低陪护率,但护理人手又不足,且患者家属也通过种种方法为了呆在患者身边,即使什么也不做,哪怕睡地下或是走廊也无怨言。有家属在,患者的一些生活照顾自然就被家属负担了。

3解决办法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的主要内容,无疑能使患者达到更优的医疗服务。县级医院在实施过程中,受多种条件制约,难以全面开展。只有重建工作流程,加强基础护理,制定新排班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尽量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改善细节服务,加强指导检查。

3.1人员问题解决办法①工作的开展先从部分科室的部分病区进行,科室条件完全成熟时再全科进行。②手术患者在术前的谈话和健康教育项目则合并,由住院医师负责进行。③药物领用和检验标本送检等改由非护理人员。④供应室、被服装具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可由低水平技术人员或非技术人员补充。⑤尽量招聘一些高职称技术人员或高护毕业生,以补充人员缺口。

3.2高付出、低回报状态全体护理人员轮换到开展工作的病区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工作量不均的问题,又能暂时抵消高付出、低报酬带来的负面影响。

3.3增加设备在监护室、抢救室等重要部位尽量配备监护装置,抢救器械,以保证急救所需。配备多功能治疗护理车,各临床科室也配足相应的护理车。加强供应室的管理,保证临床一线器械、敷料等用品及时到位。设备器械故障由维修人员及时到科室维修,并定时到科室检查维护。

3.4人员在职培训在职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或短期培训,既不影响工作,又让大家增长见识,这是目前见效最快的措施。技术骨干的知识传授,更能使多数人员得到实惠,全院的共性问题,则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并解决实际问题。

4.讨论

通过优化护理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实行护士能级管理、改进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强化护理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强化护理质量建设。这无疑是改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3)的重要措施,更是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的必然。但根据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际情况,一定要走出认识的5大误区(即只是一场"运动";就是"洗头、洗脚工程";就是为了提高护理费;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就是要零陪护。)(4),深入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关文件精神;抓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实质;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克服畏难情绪,使临床护理工作更进一步。当然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正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需要解决的难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水平,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2]刘克英;高祖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26-628.

[3]刘学英;胡鸽;邓雪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8):60-63.

[4]王玚;黄叶莉;蔡伟平;等.走出优质护理服务认识的五大误区[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20-42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