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0例临床观察

/ 1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0例临床观察

柳栋文李学起

栖霞市人民医院山东栖霞265300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

后循环脑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梗死。本人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共32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8-82岁,平均54.8岁。均经头颅MRI+DWI证实为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病。

1.2临床表现:50例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分别表现眩晕、共济失调、偏身运动障碍、沟音障碍、呛咳、吞咽困难、偏盲、昏迷。NIHSS评分分为2-14分。

1.3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头颅MRI(对于有行MRI禁忌征反复复查头颅CT)、MRA进行血管评估,心电图及心脏彩超,颈部血管超声、TCD、CVDI,血压监测,实验室血糖、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相关血液检查。收集患者的既往史;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内分泌系统疾病,吸烟,饮酒、手术外伤史及有无服用抗凝药物病史等病史资料。对于发病小于6小时证实为脑梗死NISHH评分大于4分患者及排除溶栓禁忌征患者,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其中病人给抗血小板、抗凝、扩容、活血等治疗。

2结果

2.1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29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13例,心房颤动6例,其他疾病6例。

2.2治疗及预后:44例于治疗后7-1d生命体征稳定,出院预后良好,4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继发性出血、肺部感染等)死亡。

3讨论

后循环脑梗死常起病隐匿,症状轻而在临床经常被忽视,进展加重后再行治疗效果及愈后率低,致残率高。其占脑梗死20%,主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或闭塞,同时伴有颈内动脉病变者,因代偿功能差,更易出现脑梗死。其次是由于动脉病变及微栓子形成所致。现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的最重要原因。椎动脉起始部为发生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部位,其次为椎动脉第2段(即穿过横突孔部分)以及与BA起始部连接处,但后循环有症状的粥样硬化病变比颈动脉系统少见口。形成后循环急性多灶性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为:近端动脉源性心源性多发栓子堵塞远端动脉;近端动脉严重狭窄使远端动脉多处动脉血栓形成;基底动脉主干栓塞或血栓形成供血区多灶性梗死;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形态学功能紊乱使后循环远端供血区形成多发性脑梗死。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最常见。本组研究还发现还有些患者常为心房纤颤动或其它原因疾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不规则服药引起。其它内科系统疾病引起体内血液高凝状态也是其常见病因。在临床工作中常忽略原发病的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梗死的部位、范围有关。因此,积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是预防后循环脑梗死的关键。与病变累及的血管及严重程度有关。同时伴颈内动脉病变者,临床表现更多而且严重。早期发现并干预血管病变,能有效降低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

[2]HaapaniemH,HilhomM,JuvelaS,eta1.Lifestyleassociatedriskfactorsforacutebraininfarctionamongpersonsofworkingage.Stroke,2007,28(1):26-30

作者简介:

柳栋文,男,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李学起,男,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