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小儿寒证咳喘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小儿寒证咳喘效果分析

刘翠传

(山东省即墨区田横卫生院山东青岛266211)

【摘要】目的:分析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小儿寒证咳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儿寒证咳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患者选择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方式对其寒证咳喘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小儿患者通过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后,小儿寒证咳嗽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治疗有效40例,治疗有效率95.24%。结论: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小儿寒证咳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小儿寒证咳喘;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325-01

咳嗽属于一种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寒证咳喘是中医的病证名,患者多由于风寒伤肺进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需要给予患者疏风散寒、止咳平喘等治疗。小儿患者是寒证咳喘最常见的发病人群,中医在治疗小儿寒证咳喘时,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表现进行辨证治疗,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在中医治疗中,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治病思路与方法,对经方进行详细分析,并将经方合用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治疗。为了具体了解中医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小儿寒证咳喘的临床效果,本文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儿寒证咳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儿寒证咳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22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85岁,研究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喘症状,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寒证咳喘,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1.2方法

1.2.1病因机制小儿寒证咳喘属于比较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致病机制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患者体质、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从中医角度对小儿寒证咳喘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归为风邪扰肺、肺气失宣的情况,需要对小儿患者进行祛风宣肺、止咳化痰等治疗。常规的经方治疗对小儿寒证咳喘治疗效果不很显著,选择经方合方治疗往往能够比较好的纠正患者症状[2]。

1.2.2辨证论治本组治疗中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治。(1)患者由于感冒引发咳喘,当感冒痊愈,仍有咳喘症状,且咳喘不断加重。诊断显示患者症状为咳嗽、气喘、哭声低弱、痰咳不出,患者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紫。中医辨证为,风寒犯肺证,应当予以患者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的治疗[3]。在此选择麻黄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进行合方治疗:麻黄、干姜、炙甘草、细辛各10g,茯苓、五味子各12g,杏仁15g,桂枝6g。上述药物煎煮后合并药液,为患者服用。(2)患者咳喘症状经年不愈,咳嗽、气喘,痰中带有阻滞感,且咳嗽加重。经诊断显示患者症状为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患者畏寒,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浮弱。中医辩为风寒郁肺夹虚证,应予以患者疏风散寒,利肺益气治疗。在此选用麻黄汤与理中丸、止咳散合方治疗:麻黄、荆芥、桔梗、紫菀、百部、白术、白前、红参、干姜各10g,桂枝6g,杏仁15g,陈皮5g。上述药物煎煮后合并药液为患者服用。(3)患者食后吐痰,有轻微咳嗽,无其他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显示患者症状为食后吐痰,痰液呈白色,轻微咳嗽且在受凉后加重,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略滑[4]。辩为肺寒痰食证,应当进行温肺降气、化痰消食的治疗。在此选用麻黄汤与三子养亲汤合方治疗:麻黄、白芥子、苏子、菜菔子各10g,桂枝6g,山楂24g,炙甘草3g,杏仁15g。上述药剂加水煎煮后合并药液,为患者服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基本恢复健康;有效:患者咳喘症状有所改善,恢复情况良好;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出现恶化。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2.结果

研究组小儿患者通过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后,小儿寒证咳嗽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治疗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24%。

3.讨论

小儿寒证咳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情,患者由于风寒犯肺等原因导致咳喘,可能久治不愈,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辨证治疗。中医对各种病症的辨证分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小儿寒证咳喘是一种会由于患者体质或环境因素等产生一定差异的病症,医生在对小儿寒证咳喘患者进行治疗时,常规使用经方治疗往往无法很好的纠正其病情,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成为治疗小儿寒证咳喘的新思路。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是一种建立在医师对经方的了解与操作技巧上,将不同经方进行合用辨证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不同于单一方剂的使用,经方合方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且系统的治疗,通过辨证治疗,有效的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更加具体的诊治,有效提升治疗的效率。本次研究中,为研究组不同的小儿患者寒证咳喘症状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病情差异,使用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止咳散、三子养亲汤等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通过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小儿患者使用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寒证咳喘,观察其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小儿患者通过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后,小儿寒证咳嗽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治疗有效40例,治疗有效率95.24%,治疗效果良好。由上可知,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小儿寒证咳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付.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小儿寒证咳喘[J].中医药通报,2018,17(03):5-8.

[2]何业刚,徐弘鋆.采用小儿咳喘宁(合剂、颗粒剂)治疗小儿寒性咳嗽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27):130-131.

[3]杨春梅,周贤刚.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寒饮咳喘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11):25-26.

[4]刘蕾.用小儿咳喘宁汤剂治疗小儿寒性咳嗽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