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杜晓岩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手术室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管理中施行信息化管理的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实施手术室信息化管理,对施行后手术室外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室物品齐全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并同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后,本院手术室术前准备时间、信息核对时间与患者和医生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室管理信息化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质量,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手术室服务,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管理;信息化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241-02

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门,主要负责承担临床科室手术等任务,对于管理标准有着较高的要求[1]。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化管理这一概念在多个领域均被证实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手术室日常运作的控制[2]。本次研究为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手术室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普外科手术室人员基本无较大变动,共包括30名护士,1名男护以及4名护士,年龄分布为21~53岁,平均为29.4±5.1岁。护龄分布20年以上的4名,10年以上的3人,1~5年的28名。共计包括手术间8间,其中2014年1月~204年12月期间日均手术量为18例,年手术量为5600台次;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日均手术量为20例,年手术量约为6000台次,二者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手术室实施常规管理。自2015年1月起,实施信息化管理,具体如下。

1.2.1手术管理(1)预约管理改变传统手写手术通知单形式,改为网上申请手术,并提供患者信息、手术方案等。手术室通过网上接收信息,安排手术,以简化手术途径;(2)采用二维码条码腕带方法对患者进行标识,术前对条码进行扫描,同系统上患者信息进行对比确认,包括性别、姓名、手术部位、手术医生等资料,同时通过扫描条形码了解患者既往用药信息,并对术中用药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执行医嘱;(3)术中采用信息系统对手术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进行信息发布;患者家属可通过与信息系统相连显示装置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实时了解,以加强护患沟通。

1.2.2药物仪器管理外科手术对于医疗器械和一次性医疗物品等材料需求量较大,传统管理办法较为低效且缺乏监督,易造成浪费和损失[3]。(1)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医疗活动各个环节中物品的数量、编号、使用情况、摆放位置进行实时记录并存档;(2)成立二级药库,手术室药品需电子申领,并使用药品电子计划单和药品出库单联网管理,实时更新;(3)建立每种药品的库存基数,如存量低于此基数,则由管理系统自动提示;(4)汇总药品信息,包括名称、有效期等,在核对患者用药时,可从系统中提取药品信息,避免手工抄写差错。

1.2.3绩效考核管理(1)建立手术室人员培训系统,上传各级人员培训课件,由科内人员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完成专业培训;(2)结合工作需求及管理要求,制定科室技能操作评分表和护理操作技术信息共享数据库,对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进行动态监控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强培训;(3)建立手术室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数据库中工作人员的能级、岗位、出勤时间等考核指标,并结合劳动强度、工作情况及风险程度等,建立奖金分配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室医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形式,并对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并对其进行t检验,所有数据分析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进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实施手术室信息化管理后,本院手术室术前准备时间、信息核对时间及患者于外科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3.讨论

赵亮[4]等研究指出,手术室管理目前正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手术室作为特殊的医院职能部门,只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手术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手术室服务。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纷纷涌现,为手术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5]。但是关于手术室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目前临床尚无充分报道。

在本次研究中,在2015年1月以来在本院手术室实施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手术室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系统、手术药物及器械信息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对手术室各类信息进行汇总记录,从手术管理、药物仪器管理及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本院手术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其中,手术管理的重点在于病历信息管理,通过以电子通知单取代传统手写通知单,有效简化手术途径,并有利于降低病历单识别误差;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可保证患者信息的完整性,便于碎石核对,有效避免手术信息错误。药品仪器管理重点在于建立完备数据库并保证实时更新,以便于及时、准确提取药物或器械。而绩效考核管理则通过综合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其个人信息,结合相关要求和标准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手术室人力资源科学分配,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实施手术室信息化管理,手术准备时间及患者信息核对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手术医师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表明在手术室管理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对于增强手术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室管理信息化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质量,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手术室服务,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韦喜艳,陈海燕.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93-94.

[2]崔福荣.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88-990.

[3]李宏彬.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12-215.

[4]赵亮,金昌晓,乔杰.基于数学优化的手术室调度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22-24.

[5]张秀娟.时间统计系统在手术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z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