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的临床对比杨春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的临床对比杨春娟

杨春娟

杨春娟

(中卫市人民医院宁夏中卫755000)

【摘要】目的:比较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3月—2018年03月于我院就诊的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急诊剖宫产,观察组采用产钳助产,对比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的影响,新生儿的重度窒息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通过产钳助产可以有效的解决头位难产的情况,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第二产程异常;产钳助产;急诊剖宫产;临床对比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92-02

所谓第二产程异常主要指产妇宫口开全到娩出胎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产程延长,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会严重威胁到母婴安全。产钳助产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剖宫产的广泛应用,许多产妇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并不会采取产钳助产而是多进行剖宫产,随之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1],不利于保障产妇与胎儿的安全。现选取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就选择哪种方式展开详细的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7.03-2018.03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进行研究,均为单胎妊娠。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9±2.6)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3±2.9)周;对照组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7.1±2.4)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7.1±2.79)周;胎儿体重2402~4509g;产程异常的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胎方位异常、胎头下降停滞、头盆不称等。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方法

医生需要按照产妇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分娩方案,与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协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分娩。

观察组:产钳助产,必须达到三个体位指征:第一,胎儿双顶位于坐骨棘平面以下;第二,先露骨质部在+3以下;第三,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出口前后径之上。

对照组:急诊剖宫产,麻醉后,分娩时采用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式[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即采取处置决策到成功娩出胎儿的时间,分娩方式对母婴所造成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关于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均采用SPSS22.0软件,当P<0.05时,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娩时间

观察组分娩时间为(14.8±5.3)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7±12.6)分钟,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产妇影响

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3.33%)、产褥感染和软产道损伤各2例(6.67%),对照组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4例(13.33%)、6例(20.00%)、3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

对照组的重度窒息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产钳助产作为一种解决头位难产的主要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如针对第二产程延长和胎儿宫内窘迫等,因胎头位置低,可以更容易放置产钳,牵引阻力较小,可及时结束分娩,是产科一种良好的助产方式[3]。研究发现,观察组经产钳助产,产程得到显著缩短,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软产道损伤几率低,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的情况,与急诊剖宫产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由此可知,产钳助产有助于分娩时间的缩短,可以直接在产房进行,在短时间内保证胎儿能够迅速从缺氧的环境中脱离出来,有助于窒息率的降低;然而,剖宫产需要术前准备、麻醉准备、备血以及留置尿管等,并且还要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由此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使胎儿长期处于缺氧的环境中[4]。

同时,剖宫产术因试产时间较长,子宫下段受压时间过长,会导致下段出现水肿、弹性差和质地脆弱的情况,这会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产生不利影响;再加上第二产程异常时,胎头的位置会降低,深入骨盆致使取头困难,进而极易撕裂子宫下段切口,导致出血量过多;导致产褥感染率高的原因与产程延长多造成的破膜时间延长有关,且产程异常时过多的内诊检查会造成细菌的逆行感染,切口会受到羊水胎便的污染,出血量过多还会降低机体自身的抵抗力[5]。

另外,在第二产生发生异常时,通过产道挤压会导致产瘤的形成,这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一般在24小时之内便可以消退,因产钳助产所造成的新生儿面部轻微压痕8小时内可以消退,不会留下任何的后遗症。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由此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的几率,尤其是婴儿多动症,同时产妇术后出现肠梗阻和粘连的可能性较大,也会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然而,采用产钳助产和自然分娩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面对第二产生异常时采用产钳助产的方式,可以充分保障母婴安全,缩短产程,避免对母婴双方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何云丰.123例第二产程异常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36(04):380-381.

[2]赵雁薇,周密,雷马香.产钳助产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02):186-187.

[3]刘潇.低位产钳助产52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12-13.

[4]赵佳莲.低位产钳助产术40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2):2156-2157.

[5]陈敦金,陈兢思.重视助产技术的应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