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对策探讨

刘玉兰1韩子超2

1.定西市污染源监控中心甘肃定西743000;2.定西市环境监测站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断加剧,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因更加多样、复杂。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跨界污染、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件频发,社会危害和影响明显加大。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结合当前全国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分析当前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推进环境应急管理联动协作机制建设以及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

关键词:环境应急管理;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防范

1环境应急能力无法有效应对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

1.1当前环境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石化、化工等高风险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近几年部分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环境应急工作人员信息报告不及时、应急处置业务不熟练等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忽视环境安全隐患,环境安全措施建设不到位,应急物资准备不足,以及日常环境应急管理薄弱等问题。因此,面对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当前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1.2基层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省级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强,市、区县等基层环保部门应急能力弱。机构建设上,虽然大部分市环保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但普遍存在着机构小、编制少的问题,没有配备专职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区县一级环保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几乎为空白。在人员素质上,普遍存在专业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过程中,很多环境应急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上报信息,不懂处置工作的程序,不会自我防护。在装备配备上,普遍存在着装备不全、落后问题,严重制约着环境应急能力的充分发挥。

1.3环境风险管理薄弱

一些地区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不能严格落实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对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审批要求不到位,项目建成后遗留环境安全隐患。特别是公众参与环节流于形式,群众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反馈,遗留环境隐患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工业园区、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风险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滞后,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在日常环境管理过程中,环保部门又不能主动排查企业环境风险隐患,对群众举报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不能一抓到底。

1.4企业环境风险意识不强,应急准备不足

近些年的突发环境事件折射出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欠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缺乏有效应对的重要原因。在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方面,企业普遍存在风险防控设施不完备,未建设和落实相应风险防控措施及必要应急设施。在应急物资准备方面,相当一部分企业只重生产安全防护,轻应急处置物资储备,且管理不到位,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往往无从应对。在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方面,预案编制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可实施性、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2全面提高应急能力是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2.1积极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

市、县两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尽快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构,配齐人员和必要装备。省级环保部门应发挥人员与技术优势,跟踪指导,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好服务工作。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应以政府储备、委托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逐步实现与民政、水利、卫生等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共享,降低综合储备成本。同时,还应强化应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专用应急监测车、指挥车和无人机在环境应急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及处置能力。

2.2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管理培训,宣传贯彻《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开展环境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培训,提高环境应急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水平、环境应急综合应对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开展环境应急师资队伍培训,为环境应急管理培养师资力量;联合企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环境应急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环境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3推进环境应急管理联动协作机制建设

大力推动环保部门与公安消防部门等综合性及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专业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促进环境应急救援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与发展改革、工商管理、行业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环境安全管理;与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与水利部门协调沟通,互相通报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有关信息。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长效联动机制。

2.4强化环境风险管理

2.4.1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

重点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继续严格控制和限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及生产工艺。在环保规划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限期治理、区域(行业)限批、上市企业环保核查、环境执法检查、环境监测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全面落实防范环境风险的责任和要求,构建全防全控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2.4.2全面掌握环境风险源信息,加强隐患整改。

要全面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建立本辖区环境风险源档案和数据库,并纳入环境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对环境风险源实现分级分类动态管理。督促企业按照《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的主体责任。

2.4.3抓好企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工作是提高环境应急能力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可以在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意识的同时,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对应急处置程序加以规范,对相关部门、单位、人员的责任加以明确。应实行预案动态管理,建立企业、部门预案报备制度,规范预案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区域的地理环境、企业污染类型等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预案演练,促进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预案修订和演练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孙铁.吉林省:有备无患加强环境应急管理[J].环境保护,2010,2:24-25

[2]陆炜炜.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J].污染防治技术,2010,5(2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