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网瘾的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网瘾的干预效果观察

冯琼华吴景芬

冯琼华吴景芬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网瘾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32例网瘾患者心理干预1月、6月后,观察上网成瘾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积分的变化,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1月、6月后与干预前比较,上网成瘾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有一定的降低,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月与6月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后,有利于改变网瘾青少年不良的认知、行为模式,改善青少年网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等自觉症状,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关键词】认知疗法;行为疗法;青少年;网瘾

CognitivebehaviortherapyinterventionsforyoungpeopleObservationaddiction

FengQiongHua,WuJingFe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cognitiveandbehavioraltherapyforadolescentaddictionintervention.Methods:Cognitive,behavioraladdictiontherapyon32patientswith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inpatients1month,6months,observationchecklistInternetaddiction,anxietyanddepressionself-ratingscalepointsfromthechangeinratingscaleassessmentresultsbySPSS13.0softwareforstatisticalanalysis.Results:TheinterventioninJanuary,6monthscomparedwithbeforeintervention,Internetaddictionself-assessmentscale,selfratinganxietyscaleandthe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corehasacertaindegreeofreduction,thestatisticaltreatment(P<0.01),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interventioninJanuaryandJunecomparedwiththedifference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willhelpchangetheperceptionofpooradolescentaddiction,behaviorpatterns,toimproveadolescentaddictioninpatientswithsuchnegativeemotionsandphysicalsymptoms,thelongertheintervention,thebetter.

【Keywords】Cognitivetherapy,behaviortherapy,adolescent,addiction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03-02

近几年,网瘾已经成为对人类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的一种公共精神卫生问题。“网瘾”即“网络成瘾综合征”,目前认为,网络成瘾综合征符合精神障碍的种种特征,是一种心理问题[1]。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上网群体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到17.10%,初中生网瘾现象最严重,比例高达23.2%。青少年网络成瘾,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学习、社会交往造成巨大危害,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2]。因而我们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网瘾进行心理干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例青少年网瘾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2月2010年6月期间心理咨询门诊病人,其中男21例,女11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6个月,平均1.6±0.9年;年龄最大19岁,最小12岁,平均15.3±4.7;文化程度初中20名,高中9名,大学3名。

1.2诊断标准:采用Young氏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3]进行诊断。

1.3心理干预方法:认知疗法干预运用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产生负向情绪的根源,详细解释过度上网后的危害,提高患者对网瘾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并同网瘾患者一道客观地分析网上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逐步改变网瘾者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

行为疗法干预通过渐进性的肌肉放松练习、意念放松法、呼吸放松法来减轻停止上网后的焦虑、不安等情绪症状。协助网络成瘾者离开虚拟世界,转移其对网络的专注力,并建立新的生活目标,恢复自身正常的生活规律,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绩、获得快乐。

疗程:心理干预每周1次,每月4次,治疗1月、6月后统计疗效。

1.4观察指标:①上网成瘾自评量表积分变化采用Young氏网络成瘾量表[4]测定,共20项,每项分几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总是5级,对应1、2、3、4、5分。②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采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5]测定,共20项,每项分无或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多数时间有4级,对应1、2、3、4分(粗分)。

1.5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月后干预效果评价:经过1月认知行为干预后,青少年网瘾患者主要的负性情绪和躯体等自觉症状的程度均有一定改善,上网成瘾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也有一定的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自评量表积分干预1月前后比较

2.2六月后干预效果评价:经过6月认知行为干预后,青少年网瘾患者主要的负性情绪和躯体等自觉症状的程度较1月时又有所改善,上网成瘾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降低较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均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2、3。

表2自评量表积分干预6月前后比较

表3自评量表积分干预后1月与6月比较

3讨论

3.1心理原因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因:曹晓虎[6]分析青少年上网成瘾有其复杂的原因,但心理原因是内因。张玲[2]等对上网成瘾80例青少年进行自评量表分析,结果所有上网成瘾青少年均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明显的精神障碍,需要强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严重损害和危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刘悦[1]等对收治入院的网瘾青少年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结果发现在网瘾青少年中,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适当、有效的引导和矫正,可能会使网瘾成为引发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一个重大因素。因而目前除了对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加以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卢艳[7]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后可明显降低网瘾青少年患者入院后发生焦虑情绪的程度,所以心理干预必不可少。

3.2心理干预是治疗网瘾的有效手段之一:①对住院患者加强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7];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采用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模式帮助他们增强治疗动机、改变不良认知模式、完善其社会功能、健全人格[1];制定心理治疗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运用认知治疗技术,改变意识层面的曲解观念,实施行为矫治技术,纠正偏差的外显行为[8]。②对非医疗机构来说,也可以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网络心理[2];开展青少年网上心理咨询、辅导[9];通过音乐、谈话聊天疏导等方式[10]加强认识,提高自制能力,促进自身意志的磨练[6]。③家庭则可以采用亲情干预的形式使孩子从父母亲身上学会控制与自我激励[11]。

运用以上一些心理干预手段,逐步消除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与依赖,而且干预时间越久,干预效果越好。

3.3存在问题分析:从发表的文献来看,青少年网瘾心理干预有非常肯定的积极作用,而且除了心理治疗外,尚有多家机构或学校也在进行心理干预,这就造成了水平上的良莠不齐,而且我国目前专业心理治疗师相当缺乏,相当一部分是其他专业改行而来。许多心理干预研究文献质量不能令人满意,问题主要体现在未对样本量的计算方法、随机方法等进行具体说明,也未使用盲法及进行随访;或未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等;样本量也偏少。因而今后需要在试验设计方法、对照组及样本量的选择上做进一步工作,使青少年网瘾心理干预研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悦,王清,杨国栋,等.网瘾青少年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0;16(3):151-154

[2]张玲,张磊.青少年网瘾的心理探析.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50-2151,2155

[3]YoungKS.Internetaddiction:Theemergenceofanewclini-caldisorder[C].Paperpresentedatthe104th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Toronto,Canada.August11,1996

[4]YoungKS.Cyber-Disorders:TheMentalHealthConcernfortheNewMillennium[J].CyberPsycholBehav,1999,2(5):475-479

[5]郭念峰.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三级).民族出版社.第1版.2005:194-198

[6]曹晓虎.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教学与管理.2007:52-53

[7]卢艳.护理干预对住院网瘾青少年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影响.西南军医.2009;11(4):609-610

[8]尤晓莉.青少年网瘾形成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西南军医.2008;10(2):30-31

[9]麻志姜.图书馆在防治青少年网瘾中的作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14-16

[10]常家树.李博涵.青少年网瘾诱因的防范与矫治.当代青年研究.2010(10):35-39

[11]新华网.父亲功能不足易致青少年网瘾.健康博览.2009(11):9

作者单位: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