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化养护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化养护管理分析

杨永

商丘市人民公园河南省476000

摘要:园林绿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个类型的园林绿地,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绿地系统;养护管理

引言:城市是结合社会、自然、经济的复杂整体,具有开放性、依赖性和高度人工化的特点,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和文明的象征,城市绿地系统是构筑与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城市绿地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具有广泛而积极的意义。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相关概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就是城市中所有的自然植物群体,拥有绿色潜能的空间和一些人工的绿化带等构成的绿色环保系统,它通过互相作用、拥有相应质量和数量的各类绿地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存在于其中,是城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基础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种类。

2我国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意识淡薄

现代园林绿化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的生态建设工程,工作繁重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些因素都导致管理者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重视,绿化管护意识淡薄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下降。

2.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的落后

目前的绿地养护手段落后,操作技术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沉重的体力劳动在养护操作中占很大比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还很少进入绿地养护领域里,养护质量标准的科学含量不高,往往停留在“没有枯枝烂叶”、“土壤不板结”等水平上没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养护管理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2.3不合理种植

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人员缺乏渊博的植物学知识,一味追求外观的欣赏性,而忽视了植物的平衡种植,例如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分不清楚、赖水植物和忌水植物搞不明白,造成园林的苗木品种单一,密度大,无法吸收充足的阳光以及养分,从而只能在短期内生长成活且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入,加上过分注重引进国外观赏植物,忽略了乡土植物的培养,从购买以及养护都需要极大的成本,并且栽种的季节性不明显,不能够显示地方的特色。

2.4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缺乏资金

当前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资金的匮乏已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没有充足资金作为保障的养护管理工作,其效率和质量也就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主要原因地方财政紧张,园林绿地养护的资金无法及时下拨,养护管理工作也无法展开。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化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地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视

加强对园林绿地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园林工程建设完工之后,做好对整体工程的后期维护和园林管理工作,制定并逐渐完善园林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园林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让园林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需要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居民的护绿意识十分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第一,在园林中增设环保标志牌,增加园林绿地的保护宣传力度;第二,举办一些生态旅游观光活动,提高群众对城市园林绿地的热爱;第三,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作用,扩大宣传力度。

3.2建立健全园林绿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关绿化的法制建设不够健全,绿化管理制度缺少实施细则,应惩处破坏园林树木的违法人员,让公众明白爱护园林树木的重要性,促使城市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化;其次,要求各级部门加强执法力度,根据相关法律严格制止破坏园林绿化的行为;最后,各个城市权威部门加大爱护城市园林绿化的宣传力度,创造爱绿化绿的氛围,将绿化工作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园林绿地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3全面提升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项目应用和落实过程中,要引进更加全面且系统化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升整体养护管理能力。在实际管理措施中,不仅要积极设定有效的准入条件,也要规范招投标项目的运行流程,建立更加合理化的养护机制和管控措施,减少串标问题的产生,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管理水平,就要增强对串标和挂靠等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养护考核制度的有效性,针对养护机制和市场化管理措施进行系统化升级,全力提升养护水平。另外,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强化专业化技术培训项目的力度,针对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进行集中训练和管理,在组织交流的同时,提升整体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在培训项目开展过程中,还要提高养护管理发展的效果,并积极落实管理责任人机制,强化素质要求和管理措施,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管理维度。

3.4保证充足的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资金

足够的养护管理资金是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政府除了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要鼓励其积极地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同时还要对园林管理费用的规划、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保证园林绿地养护管资金专款专用。

3.5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一是绿化工人应每日清扫草地、绿篱边落叶、垃圾、杂物,做到日产日清。二是每年至少松土1~2次,乔木的松土范围在树冠投影下的范围内,深度为5~10cm,灌木、草本植物的松土可全面进行,深度为5cm左右,小灌木与草本植物1年可松土多次,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植物生长。三是要经常清除杂草,杂草要早清除,还要连根拔起。一般可结合松土施肥时除草,也可以用除草剂除草,根据杂草种类选好除草剂,清除的杂草要集中堆放,并日产日清。四是要及时浇水,以增加土壤湿度,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浇水时应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和温度的变化、土壤的透气情况来制定浇水时期,浇水一般在早上和傍晚,浇水要一次灌透,保证植物有充足水分。五是要及时施肥,补充植物生长营养的需要,促进植物正常生长,施肥最好雨后进行,土壤比较湿润有利于营养的分解,提高植物对营养的吸收利用。

3.6做好对园林植物的日常修剪整形工作

对植株的枝、叶等部位进行适当的修正和修剪等措施,以得到相当规整的植株形态,从而调整植株的正常有序成长,也可以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实现美化环境的目的,另外,通过修整植株还能增强树冠的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的健壮生长,对于一些乔木植株的修整时,需要注意对中央枝干的保护,以免折断或损坏其正常的生长,而对于一些中型的乔木,如柳树、龙爪槐等,通常采用修剪正伞形等形状来增强植株的美观性,而对于银杏则通常以疏枝为主,不能直接截断主枝;对于一些灌木修剪时,通常遵循内高外低的规律,如圆头形或半球形,在修剪时要短截主干枝,疏除下垂弱枝,培养新枝,对于多年的灌木,要采取交替回缩主枝的方式来控制树冠,及时疏除节外枝,促进二次枝的生长。

3.7以人为本,将城市绿地定额指标科学制定出来

与城市性质、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等有效结合起来,在人类住行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基础上,将不同城市的园林和绿地指标确定出来,涵盖城市总绿地定额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和公共绿地指标等。对绿地进行建设的原则为:(1)对农田尽量少占用,在对植物自然生长给予满足的基础上。(2)对不宜耕种的土地进行充分利用,将绿地布置在建筑的破碎地形中,进而将绿地的面积提升上来。(3)不同的城市会有着不同的绿地标准,由于气候、地形、历史和绿化水平等差异,就会存在着不同的绿地标准,在风景旅游城市中应该将绿地定额指标提升上来,时刻围绕着人们的需要对绿地系统进行布设。

参考文献

[1]陈红芳,杨以福.关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要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2]赵坤峰.城市园林绿地养护探讨[J].现代园艺,2014,(14):182.

[3]廖秀飞.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园艺,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