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气腹机的使用体会

/ 2

腹腔镜气腹机的使用体会

李存业王辉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266555

关键词:气腹机;压力;常见故障;并发症

CO2气腹是腹腔镜手术的基础,如何正确操作气腹机,建立并维持一个成功的气腹,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和足够的操作空间,保障手术和病人的安全。2001-2015年通过对我院2100台妇科、1700台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配合,对olympus全自动气腹机的安全操作体会如下:

1.气腹机压力设置

建立气腹后,腹腔内压力增高,横隔上抬,呼吸运动受限:腹腔内大血管腔外压力增大:腹腔内CO2吸收入血可引起血中Pcco2上升、呼吸性酸中毒。气腹压力越高,这些改变就越明显,但气腹压力越高,手术野就越开阔。气腹机腹腔内压力预设值是为满足手术需要和保障病人安全而人为设定的适宜的腹腔内压力的最高值,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生命体征、特殊疾患等具体情况有不同腹腔内压力预设值。

1.1儿童腹腔内压力预设值:新生儿一般在6~7.5mmHg,儿童为7.5~9mmHg。

1.2成人气腹腔内压力预设12~14mmHg,不超过15mmHg。

1.3新生儿、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降低腹腔内压力值的设置,并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4癌症手术病人气腹腔内压力预设10~12mmHg。

1.5在能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低腹腔内压力。

2.正确建立气腹

2.1术者和助手用布巾钳提起脐部两侧的腹壁,将气腹针经切口垂直或向盆腔斜刺入腹腔,当针尖穿过脐筋板与腹膜时,有2次突破感,气腹针保护鞘向上弹起。

2.2悬滴试验气腹针连接装有5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去掉针栓),若盐水自然进入腹腔,证明气腹针尖位置正确,位于游离腹腔,即可将与进气管相接,启动气腹机。

2.3流速的选择开始以1L/min的恒流速注入4-6LCO2,使腹内压维持在12-14mmHg,初充气时,腹壁膨隆应均匀对称,腹内压缓缓上升,当叩诊呈鼓音,肝浊音区消失时拔出气腹针。置入Trocar将进气管与该Trocar进气口相接,再将流速改为8-12L/min。

3.气腹的维持

注气时流量控制现在临床使用的多是全自动气腹机,每分钟流量有10L、16L、20L和30L不等[1]。开始注气时,应以lL/min~2L/rain流量为宜,给机体一个适应腹腔内力变化的过程,如病人血压、心率平稳可改为高流量充气。

4.常见故障的原因

4.1气腹机显示压力过高在建立气腹或手术过程中,出现气腹机报警,显示压力过高,不能正常注气,无法达到理想的气腹。常见原因:①气腹针未进入腹腔、气腹针堵塞。②Trocar进气口开关未打开、Trocar进气孔偏曲堵塞。③气腹管道弯曲打折造成进气不顺畅。④病人的腹肌过于紧张,麻醉肌松效果不理想,触摸病人腹部检查腹肌是否松弛,如腹肌太紧,请麻醉师处理。

4.2气腹机显示压力过低在建立气腹或手术过程中出现气腹机报警显示压力过低。①当气腹视野空间狭小气腹压力小于预设值流量在8L/min以上注气总量不断增加时提示漏气或在持续使用吸引装置。常见于Trocar的封帽损坏、非注气Trocar的侧孔开放、腹腔与外界相通、Trocar穿刺处皮肤筋膜切口过大等。②当手术野空间狭小气腹压力小于预设值注气流量低注气总量增加;提示预设流量较低或CO2钢瓶压力不足。

5.并发症的预防

5.1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腹腔气腹压力过高(>15mmHg)和腹腔镜手术特殊体位,会导致病人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加强监测。

5.2皮下气肿引起皮下气肿的常见原因:气腹针穿刺失误,气体直接注入腹膜外间隙;腹膜、筋膜切口过大气体进入皮下;反复穿刺Trocar偏离穿刺部位;为了避免皮下气肿的发生,除正确放置气腹针外,还应注意在术野显露满意的情况下,术中用较小的气腹压力维持手术操作空间。

5.3气胸和纵隔气肿此并发症较少见,但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有高气腹压和胸腔负压使腹腔内气体通过主动脉或食管裂孔处的缝隙进入纵隔、胸膜腔;全身麻醉插管损伤气管、正压呼吸压力过度、气腹机压力控制失灵等。

5.4气体栓塞气腹少见的并发症,但它的后果却非常严重,病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气腹针误入腹腔内静脉,或组织分离时伤及较粗静脉,静脉壁上的裂口成为高压气体进入血液循环的直接门户。为了预防气体栓塞,在注气前必须仔细验证气腹针的位置。

5.5气腹性心律失常气腹状态下的心律失常并不少见,但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多发生于注气初期。预防的方法是先低流量注气,待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注气的速度,尤其是老年人、有心肺疾患及其他高危因素的病人[2]。

6小结

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经济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忽视气腹机的安全操作.会给手术及病人带来很大的危险。因此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注意以下5点:①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持设备功能完好;②气腹机必须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来实施;③认真了解腹腔镜手术病人的病史,结合术前病人的心肺功能、血容量、手术时间、体位等充分评估病人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合理设置气腹机参数;④对手术中气腹出现的异常情况,应根据气腹机的监测参数及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避免盲目提高腹腔内压力或注气流量的操作。[3]⑤及时记录气腹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多加分析,找出解决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气腹机安全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柯重伟,郑成竹.腹腔镜外科手术学F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序言.

[2]华薇,周亚昭.腹腔镜手术气腹机的安全操作与并发症的预防J.护理研究,2008,12(22):3157-3158.

[3]刘格琳,刘俊英.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3(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