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白带常规检验探讨

王明军

王明军

(河南省固始县秀水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5200)

【摘要】目的探讨白带常规检查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白带标本采集、白带常规检查方法、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霉菌感染阳性率最高(44.00%),其次为细菌感染(26.00%)、混合感染(12.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与致病微生物感染率呈正相关,即清洁度越差则感染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妇科疾病临床特点及白带相应变化情况,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白带常规临床检查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65-02

白带属于粘性白色液体,由女性生殖系统分泌获得,组成成分包括子宫内膜分泌物、子宫颈腺体分泌物、前庭大腺分泌物、阴道黏膜渗出液及阴道上皮细胞脱落等[1]。临床医学通过对女性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可综合评价其机体中菌群状态,从而为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并实施白带常规检查的100例女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白带常规检查的方法及应用效果,为提高妇科疾病诊断正确率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女性患者年龄19至57岁,平均年龄(35.68±2.27)岁,就诊时临床表现:白带异味81例、外阴瘙痒20例、白带增多24例、白带颜色异常67例、白带性质异常30例。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白带标本采集、白带常规检查方法、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清洁度、细菌、霉菌、淋病、滴虫、混合感染等),方法包括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当事医护人员及患者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白带常规检查利用棉签(2支)收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疑似疾病确定取材部位:①霉菌:阴道前、中段侧壁;②细菌:小阴唇两侧;③滴虫:阴道后穹窿。标本采集完成后采取适当的温度进行保存并尽快送检。将一支带有标本的棉签放入试管中(含有少量生理盐水),待混匀后滴于载玻片中央,覆盖盖玻片并镜检活动的滋养体:滋养体长7-32um,呈椭圆型或梨型,无色透明(可折光),具有1根后鞭毛及4根前鞭毛,运动方式为螺旋式,若含有滴虫则可见推移周围白细胞。另一支带有标本的棉签则直接涂于玻片制成2cm涂片,待干后给予革兰氏染色及光镜检查,记录霉菌、阴性革兰氏双球菌、线索细胞、阴道菌群变化情况及阴道清洁度。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女性患者白带清洁度、细菌、霉菌、淋病、滴虫、混合感染等常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100例女性患者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分析[例(%)]

注:*表示与其他检查结果所占比例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1可知,霉菌感染阳性率最高(44.00%),其次为细菌感染(26.00%)、混合感染(12.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与致病微生物感染率呈正相关,即清洁度越差则感染阳性率越高。

3讨论

研究表明[2],正常白带呈白色无味稀糊状,机体处于排卵期则白带分泌量增加且呈透明稀薄状,排卵后逐渐减少且呈混浊状态。有研究显示[3],正常阴道具有自净作用,从而抑制致病微生物在其内部滋生,当阴道遭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其分泌物状态将发生一定变化(颜色、味道、性质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等因素共同作用,妇科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研究显示[4],临床医生可根据白带状态变化情况结合白带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白带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细菌、霉菌、滴虫、清洁度等。

本文中100例妇科患者发生霉菌感染率最高(44.00%)。霉菌主要分布于机体口腔、上呼吸道及生殖系统中,机体抵抗力降低则易诱发感染。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呈豆渣样或凝乳样,颜色稠白,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则白带分泌量明显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时加入浓度为10%KOH可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5]。

研究可知[6],毛滴虫是阴道感染的主要原虫,于男性尿道、前列腺及女性阴道等泌尿生殖器官寄生,是导致尿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的重要因素。正常女性阴道内为弱酸性环境(pH4-5),若pH上升为5.5-6.0则为毛滴虫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本文中虽然滴虫检查阳性率较低,但仍有9.0%患者发生滴虫感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分泌量增加,呈黄绿或灰黄色,伴有明显臭味。

白带常规检查中清洁度是反映机体阴道状态的主要指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并出现感染后,致病微生物将对阴道菌群造成一定影响,使阴道pH发生改变,加速病原微生物生长及繁殖,阴道自净功能则随之下降。本文研究可知,白带常规检查可准确掌握患者阴道清洁度状态,且阴道清洁度越好,则其发生致病微生物感染几率越小,与麻莉[7]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妇科疾病临床特点及白带相应变化情况,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樊黎,王斌,魏春娟.600例阴道分泌物检查及感染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29(19):1677.

[2]朱新建,钟小强,张洁云,等.1639例白带涂片染色镜检多种病原体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0(11):1101-1102.

[3]朱翠珍,刘春林,高天.1149例妇科白带常规组合法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2(10):1144.

[4]农宝安,许进福.隆安县适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18(03):57-58.

[5]张绍武,宁洁,张浩.1860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2):1132-1133.

[6]刘秋月.4210例农村已婚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2(01):26-27.

[7]麻莉,丁晓萍,冯莉,等.阴道分泌物910例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38(02):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