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城镇总规层面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3

旅游小城镇总规层面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研究

刘姝萍

刘姝萍LIUShu-ping曰车震宇CHEZhen-yu(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093)(FacultyofArchitectureandCityPlann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China)

Abstract:Takingthespatialdevelopmentdirectiondecisionmakingandlandselectionwhichguidestheoverallplanningoftourismtownastheresearchtarget,combinedwiththeoverallplanningofHuimintown,andtakingtownshipastheresearchscope,thispaperdemonstratesitsfeasibilitywithempiricalexamplesfromthelandsuitabilityevaluation,tourismcharacteristicsguidingandspaceoptimization,soastoprovidesuggestionsfortourismtownspatialdevelopmentdirectiondecisionmaking.关键词院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方向;土地适宜性评价Keywords:tourismtown;overallplanning;spatialdevelopmentdirection;landsuitability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院TU98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5-0004-030

引言近年来,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变革引发小城镇的人口集聚、用地扩张以及结构重组,对于旅游小城镇而言,随着旅游发展的大力推动,在为小城镇带来经济、人气和多样发展选择同时加剧了城镇空间的快速演变和发展,并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生态破坏、工业污染、建设无序、利用低效、设施不足、千镇一面等[1]。而这些问题应该从总规层面就加以控制,在总体规划中,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而历来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多是由不同身份参与规划工作的人员的主观共识形成,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去探求城镇生长的方向极少被运用,缺乏强有力的数据依据,造成主观的规划结论受到不同参与者的质疑[2]。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直接影响城镇的建设用地选择和布局,说到底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是引导用地合理选择、高效利用以及防止建设无序和生态破坏等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本。如何做出科学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引导旅游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空间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其中用地适宜性评定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工程,公共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微观上,可以为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依据,在宏观上,是确定城镇用地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3]。

目前总规对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主要停留在土地的适宜性分析基础上,旅游小城镇也不例外。就总规编制科学性而言,总规重点是研究城镇建设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包括区域协调、城镇化、城镇性质与职能、城乡统筹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城镇内部结构研究,及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系统安排等城镇物质形态要素组织两大方面[1]。结合总规所研究内容的宏观性及目前对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局限性,本文从用地适宜性评价、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三方面入手,以惠民镇总体规划(镇区旱谷坪)为例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开展研究。

1惠民基本情况1.1区域位置惠民镇地处澜沧县东南部,距澜沧县城45公里,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惠民镇区旱谷坪位于惠民镇中部偏北,距离澜沧县城50公里,大部分村庄分布在镇区周围,镇区依托国道214线,交通便利。

1.2用地范围现状镇区范围为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现状镇区建成区,及其周边北与芒青自然村接壤,南与景播毗邻,西与芒云村委会交界,东与付腊村委会衔接,规划范围面积为431.8公顷。

1.3人口规模现状(2011年末)人口4224人,含暂住人口249人。其中非农人口1600人,农业人口2375人。

1.4用地条件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现状缺乏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绿化较差,但外围绿化景观环境较好,并且在镇区中心有一水塘。整个镇区周边山谷地带都有郁郁葱葱的自然山地,具有塑造良好山水田园风貌的自然基础。

1.5土地利用现状镇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基本沿214国道两侧展开,其余用地为水域和农林用地。现状建设用地为42.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99.57平方米,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均用地指标分为二级。

2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镇建成区外规划区内用地条件的论证,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建议城镇的发展趋势并为土地的最佳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遵循土地最佳配置原则,利用相关因素对比评价方法[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的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的综合评价来确定其对某种用途的适宜度[4],目前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业土地、城镇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等多方面的研究领域[5],这一方法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是保障城镇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依据。开展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工作,确定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城镇建设用地,有助于规避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保障城镇人居环境的安全,所以土地适宜性评价是空间发展方向决策的最基础分析。

2.1评价因子对于土地的建设适宜性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子叠加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两种方法。针对惠民的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高程、坡度、坡向、地基承载力、交通便利度、供水、风向、地震与断裂、地质灾害、矿产压覆、生态敏感性及相关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图1)。高程: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坡度、坡向: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政策:依据城镇上山政策,惠民镇域内符合城镇上山用地8%-15%坡度范围内的用地较少。

大部分用地为>25%的不可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与惠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所确定的各类用地相协调,并以此确定空间管制规划。

2.2空间管制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主要是基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中空间管制规划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建立禁止建设区、生态保育区和建设调整区三级空间分类管制机制,以此平衡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因此惠民空间管制规划通过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镇上山”等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惠民镇用地评价分区。

即:现状已建成区;适宜建设用地(坡度<15,且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的区域);禁止建设用地-1:基本农田;禁止建设用地-2:生态保护线,除以上用地以外的其他用地,主要包括园地、林地。对基本农田、生态山水资源、自然人文资源进行保护(图2)。

3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发展旅游与发展小城镇相互结合,不仅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增强不发达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中应重视对旅游的关注,以旅游特色化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在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上应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旅游特色引导和空间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

3.1特色引导惠民镇拥有独具特色、秀美壮观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景观,古茶园占地约2.8万亩,被誉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古茶园产的茶叶是云南茶叶的佼佼者,其种植早可追溯到公元160年,是世界少见的面积栽培古茶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镇内除了古茶园的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付腊温泉,而且孕育着灿烂的民间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古茶园内浓郁的傣族文化和布朗族民族文化,独特的哈尼族民居、傣族民居和布朗族民居,使山村更加的文雅秀丽。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将是惠民镇今后发展的主题。自然风光之神奇,古老传说之悠远,镇风民俗之纯朴,特色产品之丰富,构成惠民永久之魅力。

镇区(旱谷坪)作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旱谷坪特色景观规划着力于保护惠民及旱谷坪独有特色的“内生需求”,将当地特色材料、建造技术、建造逻辑等逐项落实到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布局、景观规划上,以促进生活方式、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因此:规划区内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三大主题景观及多个景观节点共同构成镇区优美的景观格局,周围的山体景观加以保护形成镇区良好的山地景观背景。营造独特的主题景观对用地的特殊要求,借助良好的现状资源,稍作整理便可形成优美的水体及湿地景观,这些为旅游特色而营造的景观都影响着用地的选择和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

规划对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较好的保护,确定镇区的发展方向为“东跨、南拓、西延、北圈”。东面跨过湿地公园以乡政府用地为核心增加部分建设用地;南面柏联厂区建设用地适当增长;西面延伸利用坡地新增建设用地;北面控制建设用地适当增长。形成核心商娱区、坡地住宅区、公共配套区、湿地公园区、精品商业酒店区、生态垂钓休闲区和发展新区六个功能分区(图3)。

3.2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为打造重要区域的特色,根据职能定位、经济产业规划、现状情况等,以现状214国道为发展中心、镇区环路为发展环线,功能上主要布局茶叶交易中心、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辐射周边区域。根据地形特点,在空间上形成茶叶交易中心和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南北向两个景观轴线,最终形成一线、一环、四心、两周的空间格局(图4)。

4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根据惠民镇区的实际情况,本着保护耕地、建设用地向适建山地发展的原则,并经前期现场踏勘、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区域关系研究、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综合确定,镇区共有1个建设用地更新区域,3个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个更新区域为镇区中部,原老政府所在区域。该区域现状以无任何建设,但其地势条件较好,且是镇区核心区的制高点,景观视线较好。经改造更新可形成镇区独具特色的重点区域。3个发展方向分别为现状镇政府东北部,现状镇中学西侧,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的用地。现状镇政府东北部有较好的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结合现状地势易于形成优美的高品质区域。现状镇中学西侧用地有一定局限,坡度较大,但因其靠近现状居住区域,可利用其形成文体设施、娱乐设施用地。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符合城镇上山原则,现状为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有利于形成集中发展的居住片区,但需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图5、图6)。

5结语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是解决一系列快速建设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前提。旅游小城镇在进行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时,应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与旅游特色引导、空间优化等方面相结合。通过对惠民旅游小城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这三方面对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开展独特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视角,为其他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院[1]汪坚强,于立.小城镇总规阶段城镇空间形态优化探索———以安徽六安市诸佛庵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0(4):86-91.[2]刘贵利,顾京涛.土地适宜性评价引导的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以汕头市为例.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3]叶斌,程茂吉,张媛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J].城市规划,2011(4):41-48.[4]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等.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5-106.[5]李忠武,阳小聪,李裕元等.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以浏阳河流域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2008,35(10):66-69.[6]段进援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J]援城市规划,2005(2):45-48援[7]张敏,伍敏援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维空间观[J]援城市发展研究,2008(5):57-61援[8]陈爽,王进,詹志勇等援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5):67-76援[9]汪坚强,吴强,朱冀宇援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塑造初探[J]援城市规划,2004(5):92-96援[10]汤铭潭,潘宜,单德启,王士兰.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丛书9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12.[11]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曾博伟.旅游小城镇:城镇化新选择[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图6核心区西南向鸟瞰图图4核心区空间结构图图5核心区空间结构效果示意图图3镇区渊旱谷坪冤特色规划图N100300500m0200400图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