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有效干预机制研究

/ 4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有效干预机制研究

杨铁凡唐遇金友李文彦董桂兰杨凯钿

杨铁凡唐遇金友李文彦董桂兰杨凯钿(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生理心理学教研室门诊部510006)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特点,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综述的方法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结果自杀是导致大学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自杀可以进行有效干预,应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结论有效的干预策略对预防大学生自杀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原因;预防

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合理、价值观念不断变革时期,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自杀人数呈上升趋势,并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1]。资料显示,偶有自杀念头的为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2]。对其进行根源探究及有效干预模式研究意义重大,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忽视的崭新课题。我们课题组对本地区数所高校近几年发生的自杀事件进行分析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将大学生自杀原因,自杀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岀有效的干预措施。

1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人都有一种死亡的本能,而校园自杀事件尤为突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太差,这与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相关。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出现偏差,就会使他们陷入迷茫和矛盾之中,甚至放弃生命走向灭亡。

1.1生理、心理因素

1.1.1年龄因素

生物医学认为,自杀行为可能与某些神经传导物质相关。绝大多数大学生年龄在17~25岁之间,正处在生物医学所划定的“青春期危机”期,其生理特征是以丘脑—垂体--性腺为中心的内分泌迅速发育成熟,各种激素大量分泌,导致心理不平衡,冲动性高亢,一旦遇到心理动力或社会条件,容易发生自杀行为。

1.1.2遗传因素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者从自杀未遂者的血样中发现,5羟色胺含量不足。此物与行为有关,浓度低出现抑郁导致偏激行为,由于5羟色胺是某种基因直接产生,因此可以推断自杀与遗传有关。

1.1.3身体疾病

某些选择自杀者是不堪病魔的长期折磨或经济因素放弃生命,当这些身体疾病伴发抑郁时自杀的风险就明显提高[3]。

1.1.4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精神性因素对自杀的危险性的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如果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自杀的可能性就增加[4]。在芬兰的一次调查中也发现,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的自杀者有38.7﹪是抑郁症,特别是对15~24岁自杀者研究表现:有70.4﹪的自杀者符合精神病诊断,其中抑郁症最为常见,占55.5﹪[5]。精神空虚或追究完美主义及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因素之一。某些学生使自己处于一种延长了的情感体念之中,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待人处事上的悲观心态,失去信心以至产生绝望,走上自杀的道路[6]。学者HALGIN在1989年首次提出,完美主义是为实现不可能达到目标而受到自我不良激励和强迫性内驱力折磨的个体,并将之视为大学生自杀的常见因素。完美主义二维度担心错误和行为的疑虑能较好的预测自杀意念[7]。如果过高的期望达不到,极易催生出过度的自尊和自卑情绪,一旦长时期沉溺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容易失去平衡,这种人在外界刺激的诱发下极易导致自杀[8]。

1.2学校教育力度不够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忽视是自杀得不到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但是由于学校的忽视使大学生自杀行为没有得到扼制。

1.2.1中小学教育的误导

学校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其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为人处事缺乏教育引导,在自杀的大学生之中,在中学时代写过遗书有自杀企图的不乏其人。过分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产生不合格产品,甚至废品。

1.2.2高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尚存不足

随着高校的合并与扩招,一些学校主要精力集中在抓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上,相对忽视了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我国高校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国外高校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①人员配备不足;②教师归属不对口;③教材质量参差不齐;④师生沟通渠道不顺畅,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高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却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仍是一片空白[9]。

1.3家庭教育的片面或缺失

一般来说,家庭的教育,学生与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沟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有些青少年自杀与家庭教育的扭曲不无关系。父母对孩子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当,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了一批问题青少年的产生,青少年与大学生的自杀与其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息息相关[10]。

1.4竞争压力过大

1.4.1学习的压力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感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变了,他们仍想保持中学时期“优秀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给他们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使学生往往力不从心。所以,学习压力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

1.4.2经济上的压力

进入大学校园,许多花费增加,如多种考试、技能培训、处异性朋友等。而许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多数来自农村。有的父母双双下岗,靠父母借钱,或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越是落后的孩子,越觉得对不起父母,压力也就增大。有的学生盲目的与城里孩子,或经济情况颇优的同学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上攀比,也易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

1.4.3就业压力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综合素质差的学生处于劣势,觉得不该读大学,花了家里不少钱,却又不能为家庭作出贡献,有些学生自暴自弃,甚至出现悲观厌世情绪。

1.4.4人际关系的压力

从中学到大学,从走读到寄读,生活方式、学校管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人文背景、生活习惯不同,大学生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在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增多,青年学生经不起感情浪潮的冲击,热潮一来忘乎所以,而一部分人把爱情当儿戏,拿得起放得下;而认真的人把爱情当生命,当出现感情纠葛时,不知所措,痛苦不堪,不能自拔,一些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上当受骗之后承受不了沉重打击而走上绝路,特别是女性失恋者自杀的增多,占自杀者65﹪[11]。

1.5自身性格的缺陷

从内容上看,大学生自杀和其他成人的自杀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对社会对他人对人生的认识出现偏差。大学生阅历浅,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能力差,如果与周围人沟通少,自身的发展需求往往会转变成压力,种种郁闷压抑于心中,造成身心严重伤害,具体表现为:①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现在很多学生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家庭和学校只关心学习成绩,忽视了素质教育,这些学生心理脆弱,一遇困难就丧失勇气,一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②自我意识混乱,很多大学生要么过高的自我评价,当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往往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他们常伴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以致更加孤僻和抑郁,尤其是面对恶劣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③缺乏远大理想。长期以来,大学里教书有余,育人不足,简单化的政治思想教育造成学生思想空虚,夸夸其谈的空洞理论、不着实际的说教,解决不了青年学生心灵的饥渴,很多学生,没有理想,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满脑子吃喝玩乐,当生活出现重大变故时,自然缺乏生命的动力,自寻短见的可能性增大。

1.6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说,电视剧,电影中对自杀的详细描述,这在客观上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一方面,对于那些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来说,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模本,他们可能从中选择自己的自杀方式。另一方面,这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不是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并且自杀有一定的传染性,如华南农业大学2006年2月20号至3月1日短短十天内就有四名大学生相继自杀。

2大学生自杀的特点

大学生自杀较一般人群而言既有其普遍性,亦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2.1自杀方式的特殊性

自杀方式常采用易得、最能致死的方式.自杀方式不外乎服毒(药)、跳楼、自缢、溺水、割脉等方式。而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一是跳楼,二是自缢。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群居于高楼大厦,高空坠落最易得,最易致死有关。

2.2自杀诱因的特殊性

自杀诱因复杂多样,而大学生自杀诱因多为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感情纠葛、人际关系紧张、悲观厌世及精神障碍等,其中男生因学业、就业压力,女生因恋爱问题自杀比例高。

2.3自杀动机的特殊性

自杀动机特殊,何兆雄认为大学生自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一般自杀动机有冲动型、抑郁型、失望型、和颓废型[12]实际上大学生自杀是多种心理冲突交织在一起,而是表现岀综合类型的特征。

2.4自杀时间、性别等方面的特殊性

自杀时间多集中在开学初期,与从较长的寒、暑假中归来,脱离了父母、家庭有些不适应,加上学习的压力或恋爱岀了问题或人际关系紧张相关。年级以三、四年级等高年级较多,这可能与学业、就业压力相关。性别以女生的比例高于男性,这恰与国外统计资料相反,可能与我国女性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她们多为感情纠葛所致,对各种打击承受能力较弱,易产生挫败感。

3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干预对策

我们通过总结国内外一些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有效的干预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全方位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改革方向

3.1.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

在大学生中,大量展开世界观、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就业观和专业思想的教育,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人生态度。对性格内向,家境贫寒有挫折经历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给予心理援助。

3.1.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学校应着重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②增开生理、心理卫生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③完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并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在对自杀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基础上,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有效的自杀预防;④高校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3.1.3组建网络,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大学生自杀在行动前或多或少地向外界显露出某些征兆,如口头、日记、图画表达自杀意念,情绪异常、焦虑,举止易激动,不上课,想逃学、退学,抑郁失眠,食欲不振,待人接物一改常态,攻击人或过度亲密……,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关注大学生中自杀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以下特征:①遇严重发展危机如学业失败、经济拮据、失恋、家庭不幸、人际关系紧张、严重躯体疾病等;②有明显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拒绝与社会交往;③没有生活目标,偏激易走极端;④关注自杀话题,有个人或家族自杀史。及时发现并积极关注这类高危人群,对其加强监护、提供心理援助,避免唤起其自杀意念是大学生自杀预防的重要途径[13]。学校应建立干预机制,组织一个由校、院领导、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和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学生骨干等人员组成的网络,掌握高危人群信息,以有效防范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3.2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生命体验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在正确的爱的教育和引导下,在和谐的家庭氛围熏陶和影响下,孩子生命体验才是健康的。我们不能一谈教育就定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家长要配合学校,为孩子创造条件,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懂得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3.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人生观、目标追求、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协调,因此,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前期预防应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着手,让他们用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去面对心理社会应激:发展、健全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人品,并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培养健康的情绪,学会调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3.4媒体应履行危机干预的社会责任,凸显生命价值的传播理念

当前的一代是计算机互联网的一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自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媒体也应清楚自己在自杀等事件报道中的责任,研究报道内容、方式对自杀行为的影响。自杀报道应防止“威特效应”和“自杀丛”的出现,避免多起自杀事件不约而同的发生在相同的地点和时间[14]。研究表明,自杀有一定的传染性,名人自杀更是如此,尤其是青春偶像的自杀对崇拜者和追随者来说,更具致命后果,尤其在遇到与他们相同的情境时,个体采取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就有可能增大[15]。媒体报道应慎用感性语言和概括性语言,报道自杀应突出其行为对家庭、亲人、朋友的伤害,客观描述自杀未遂者的健康状况,广泛宣传自杀前的征兆,给出专业的救助机构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3.5干预体系中要重视校医的作用

当前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中存在某些漏洞,现有的干预措施中,重点都放在心理危机的干预,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只是放在自杀发生后,参与现场急救,而往往是为时己晚。对有严重身心疾病者应该要进行规范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如:研究表明,自杀与抑郁症呈正相关,约四分之一的抑郁症病人企图自杀,几乎全部病人打算要自杀[16]。我们课题组正在对已确诊为抑郁症又愿意接受治疗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规范的药物治疗,巳取得满意效果,正在追踪观察和分析总结之中。

参考文献

[1]荆春霞.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5):469-470.

[2]廖碧珠,主编.青年学生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

[3]杨惠琴,翟瑞.大学生中的自杀行为的内外因素分析[J].云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2):48-50.

[4]马海林,程亚华,李鹏程.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54-657.

[5]邹小婷.对如何减少大学生自杀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8(5):187-190.

[6]申晶晶.大学生自杀现象原因解析[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109-111.

[7]常保瑞,方建东.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6]:634-637.

[8]王煜坤.自杀大学生的人格分析[J].时代人物,2008(5):217-219.

[9]褚惠萍.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江苏高教,2007(1):148-150.

[10]董莉莉.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社会学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1):13-15.

[11]章明明,杨铁凡,陶剑飞,主编.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1.

[12]何兆雄.自杀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岀版社,1997:467.

[13]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36-537.

[14]季建林,等.编著.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3-414页.

[15]朱自立,许燕,单雯,张宏宇.媒体自杀报道对象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299-301.

[16]陈仲庚,主编译.变态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