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误区与教师的理念转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个误区与教师的理念转换

马光亮

邹平市黄山中学山东邹平256200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中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体育老师也开始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不仅可以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误区;理念转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几个误区,不利于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针对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有效建议,不断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换和优化,最后促进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

(一)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之间的矛盾,在高中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老师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教学,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重文轻体的思想非常严重,认为体育科目是辅助科目,不仅对文化课没有帮助,同时也会占用学生的时间,所以很多高中学校都取消体育科目,或者是利用体育课时间来进行文化课的教学。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老师过多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学生为了提高文化课成绩,也自愿牺牲体育运动时间,导致高中大部分的体育教学都是形式化的,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

(二)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落后陈旧现阶段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是沿用以往的传统,学校仍然把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做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不足,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体育项目的要求和锻炼强度也有所不同,如果老师对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和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相反的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现阶段,很多高中体育老师都把体育锻炼和体育项目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缺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很多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无法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心理压力大,无法在体育课中放开自己进行锻炼。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对老师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中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进行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掌握更多的体育项目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体育课中,学生会学到相关的卫生安全知识,以及一些与饮食健康等方面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会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在体育课中进行田径、篮球、羽毛球等相关体育项目技能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体育课中,老师还应该向学生传输一些正确的体育思想,例如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提高安全意识,维护自身安全。同时在体育锻炼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发展,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以及喜好程度,来为学生设置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避免学生由于进行不合理的体育锻炼而降低锻炼效果。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喜欢篮球、排球等激烈的运动项目,体育老师就可以在体育课上安排这些学生进行强度大一些的体育项目,并教给他们一些运动技巧,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技能。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老师就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强度低,难度不高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广播体操等,逐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最后体育老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他们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就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经过体育锻炼,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更加加深了学生的终身运动观点,让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活动单一,那么学生就会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因此体育老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体育课堂氛围,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体育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便于在体育锻炼中采取分组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都运动起来,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自律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仅包含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同时也包含各种竞技活动,这就需要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自觉遵守纪律,遵守各种体育规则,同时养成良好的自律性,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体育项目的正常开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另外体育老师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认可体育老师、认可体育锻炼,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改革。高中老师应该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创新高中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提高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1]邓文武.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92-93.[2]冯志宏.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J].才智,2018(23):51.[3]李军.高中体育课堂实施和谐互动教学研究[J].才智,2018(23):53.